人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榮譽。很多人為了這些夢想,拚命表現自己。工作和生活中,他們經常鋒芒畢露,處處爭先,高談闊論。可是,後來大家會驚訝地發現:這樣的人成功得最晚,或者說沒有達到他原本希望達到的高度。他們不缺才氣,不缺激情,不缺信念,可為什麼會這樣呢?
答案就是:他們不懂得低調做人的藝術,因而處處碰壁。
俗話說:“樹大招風”。風頭太盛、氣勢太足、架子太高,很容易得罪人,到處為自己樹敵。聰明的人深諳此理,在做人時處處給人留餘地,時時給人留麵子,讓人三分利,不較一事之短長,這樣才能給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他們正是用低調演繹著人生的精彩與和皆。
《菜根譚》說:“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這句話說的就是低調做人的道理。一個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顯、位有多高、錢有多豐,麵對紛繁複雜的社會,也應該保持做人的低調。低調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態去看待一切,是一種謙虛做人的態度,是一種寬容的胸懷。它不僅是一種境界、一種風範,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哲學。
有這樣一幅對聯,寫得十分有趣,可以說道出了低調做人的真諦。上聯是:“做雜事兼雜學當雜家雜七雜八尤有趣。”下聯是:“先爬行後爬坡再爬山爬來爬去終登頂。”橫批是:“低調做人。”低調做人就意味著“高”和“藏”,這才是“低調”做人的精髓。但是,低調的人並不是與世隔絕,而是在社會交往中保持一個真正的自我,他們不矯揉造作,也不惺惺作態,這使他們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上不會迷失自我。有道是:“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聖者無名,大者無形;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貴而不顯,華而不炫;韜光養晦,深藏不露;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驕傲。”低調做人是處世的必然要求,絕大多數成功者都或多或少受到過這一哲學思想的啟示。學會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造作、不故作呻吟、不惺惺作態、不說人是非、不招人厭煩和嫉妒,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不要驕傲自大。
本書以獨到的人生視角深刻地闡述了低調做人的社會意義,詳細介紹了低調做人的藝術與原則,使讀者輕鬆領略做人的智慧,從而為成就事業提供了有益的指導。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能夠輕鬆掌握做人的藝術,以低調做人之智獲得一片廣闊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