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最後的決戰(下)
為了給敵人更大的打擊,位於中原腹地的第十三集團軍十萬大軍突然行動,迅速南下,直接包圍了濟南,這裏有聯軍巨量的後勤補給基地,還有兩個師的部隊。這樣,三十多萬聯軍除去被消滅的八萬多人,就被我軍六十萬大軍緊緊包圍在三個互不相同的區域,齊山附近是聯軍主力,濟南兩萬多人,泰安五千多人。無論那個包圍圈,聯軍想要突圍都是難上加難,我軍處於絕對優勢兵力,再加上空中占據了明顯優勢,一切都在我軍的掌控製中。
美英國內,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許多當地民眾紛紛走上街頭,呼籲政府及早撤軍,反戰氣氛越加濃厚,在野黨更是借機大力批評政府濫用武力,把大量年輕士兵派到遙遠的國度作戰,但是這一切的付出卻和本國利益沒有多大的關係,這更激起了民眾的怒火,走上街頭抗議的人數越來越多,許多地方甚至發生了騷亂,打、砸、搶這樣的暴力事件時有發生。
美英首腦更是焦頭爛額,一方麵要安安撫於國內情緒,另一方麵要盡快拿出對策。經過緊急磋商,美英等六國決定繼續增兵,除了政治利益還有一個麵子問題。堂堂歐美強國竟然被弱小中黨軍隊擊敗,這是奇恥大辱,是赤裸裸的挑釁,如果就此罷手,美英的臉麵何在,今後在世界上還如何發號施令。
美英決定立即從國內、歐洲駐軍中抽調部隊,組成不少於三十萬人的第二批聯軍投入中國戰場,並緊急調動大量軍艦、飛機等技術兵器,準備盡快實施行動。因為,麥克拉斯已經連續發來求援電,聯軍的形勢非常不妙,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士氣低落,困守死地,消極避戰甚至主動向敵投降的事件竟然也出現了。麥克拉斯悲觀的預計,如果空中補給線不能及時回複或者援軍遲遲不到,聯軍隻能被迫投降,這或許就是唯一的生路。
就在美英抓緊籌備大動作時,一個爆炸性新聞迅速傳遍世界,蘇聯以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宣布:將於近日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演習地點就在波蘭、東德、匈牙利三國交界地區,參加這次演習的總兵力達到六十萬人,出動飛機六千架,坦克裝甲車兩萬餘輛,重型火炮一萬三千門,演習采用實兵實彈的方式,持續一個月時間。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歐洲頓時震驚,且不說這次演習的規模空前,單說演習的節點就非常耐人尋味,美英正準備繼續擴大幹涉中國內戰的規模,此時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突然抱團演習,目的非常明顯,就是告誡歐美等國,不要得寸進尺,小心大本營不穩。
美英果然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不管怎麼說,歐洲才是根本所在,戰略重心。如果說中國隻是皮膚之癢,那麼歐洲才是切膚之痛,一旦歐洲有事,將如何應付才是美英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最關心的。更重要的是,美英的根基在歐洲,不管世界其它地方如何變動,隻要歐洲穩定,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就算平安無事,如果歐洲出現波動,不僅是民眾不幹,就是那些大資本家、跨國集團也不會答應。
歐洲剛剛經曆了二戰戰火的洗禮,百廢待興,再也經不起任何的折騰,如果此時為了一個不相幹國家和蘇聯以及東歐開戰,那可是不可想象的事,問題是,歐美根本沒有這樣的打算。雖然明知蘇聯這樣做也隻是一種警告、恐嚇,並不一定會主動挑起戰爭,但是這種濃厚的戰爭氣氛已經足夠讓整個歐洲顫栗了。
美英六國再次緊急磋商,經過艱難的討論,再結合各方的情報分析,認定聯軍的這次介入戰爭將不會取得任何的戰果,與其如此,倒不如盡快結束戰爭,迅速收手,把損失降到最低,爭取利益的最大化。最後決定,和中黨談判,以體麵的方式撤軍,結束這場可怕的噩夢。
接到來自高層的決定,麥克拉斯心裏頓時輕鬆了不少,立即組織談判人員,由聯軍總參謀長陸軍中將唐納德·裏斯為主共三十多人,全權負責與共軍的談判。聯軍第一步首先通知我方,準備談判事宜。對聯軍主動請求和談,中央的態度非常明確,可以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並立即組成以羅榮為首的談判組,人員和聯軍大體相當,雙方商定在實際控製線交界的齊村安排談判地點。
具體事宜商定後,持續了多日的槍炮聲終於停止了,大地恢複了難得的寧靜與祥和,無論士兵還是民眾,終於可以大大方方的走在太陽光下,享受久違的和平時光,盡管這樣的和平還是短暫的,如果談判破裂,這一切美好就會瞬間消失。
三天後,雙方終於開始正式談判。首先就是交換各自的訴求。聯軍主要有三個要求:一是中黨軍隊必須先行撤退百裏,並立即恢複陸路和空中運輸線,以便聯軍迅速補給急需的糧食、藥品,進行人道主義救援。二是,中黨軍隊軍隊在確保聯軍的絕對安全之下,聯軍可以撤出中國,結束幹預戰爭。三是,中黨軍隊必須立即釋放被俘的聯軍官兵以及所有飛行員並確保他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簡而言之,就是聯軍可以撤退,但是必須體麵而有尊嚴的撤。即使打了敗仗,也要昂著頭走出去。
中方的要求很簡單,聯軍必須全員放下武器,在此條件下,我軍可以確保聯軍包括俘虜安全撤出中國領土。
兩邊最大的爭議就是聯軍要不要放下武器。這涉及到許多實質性問題,對聯軍來說放下武器就等於承認失敗,承認自己是侵略者,美英等國在國際上的威望就會大受損失,麵子、裏子都沒有了,這是不能容忍的,也是聯軍談判的底線。可以說,到現在為止,聯軍自始而終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在戰場上的失敗,依然擺出一副不低頭、不認輸的樣子,維係著自己尊嚴,盡管他們就是不折不扣的入侵者、失道者。
經過唇槍舌劍,兩邊在這一核心問題上寸步不讓,根本無法達成一致,第一次會談不歡而散。聯軍之所以不肯妥協,除了麵子問題還有一個就是始終認為自己還有一戰之力,畢竟聯軍擁有強大的海空軍,即使暫時受挫,也不影響整體戰力。更重要的是,談判條件以及最後的決定權是有美英首腦決定的,體麵的撤出是一個最核心要求,豈容輕易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