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渡江偵察記(八)
此時的江兆虎和隴東已經遠在幾十公裏之外。雖然是夜間行軍,但對於兩個特殊戰士來講根本算不了什麼。一路上,江兆虎把昨夜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隴東也是大為震驚,卻也是大為不解,忍不住問道:“隊長,咱們已經做的滴水不漏,堪稱完美,怎麼會被敵人發覺呢?是不是弄錯了,現在我想一想,真的沒有任何紕漏。”
“我也仔細想了一遍,唯一的漏洞就是那個落水的船夫,如果他沒有死,又碰巧被人救了,這樣我們的行蹤就肯定會暴漏。”
“不對啊!即使這種情況真的存在,也說明不了什麼,敵人會發現問題嗎?”
“千萬不要小瞧了敵人的智商,國民黨裏麵也有許多有本事的人,雖然我們已經盡量做了掩蓋,但也不是萬無一失,我們畢竟在敵占區活動,一切都要小心為上,考慮問題更要周全。我們個人的生死事小,任務事大,為了以防萬一,咱們還必須加快速度,我估計,敵人天亮後一定會發現痕跡,接下來就是窮追不舍,極有可能會發生交火,咱們也要早做準備,待會兒天亮後,咱們必須再次改裝。”
天色大亮時,大路上的行人逐漸增多,新的一天到來,人們又開始了為生計的奔波。江南地區曆來貿易興盛,即使現在是非常時期,江北已經被共軍完全占領,也擋不住商人逐利的腳步,甚至越是在這種戰亂時代,商人的經營熱情反而更高,“人來攘攘,皆為利往”,自古有之,五倍之利,使人躍躍欲試,若十倍之利,那就一定會鋌而走險。
所以,越是亂世,反而越能催生一大批的“暴發戶”,“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曆來就是商人不二的信條。
當下,雖然戰爭隨時會爆發,但許多人恰恰看好了這一特殊時期的絕佳商機,這個時節,誰不想多囤積一些物資,多少人要變賣家產,這一切都蘊藏著極大的利益,其中的利潤何止十倍、百倍,此時在商人眼裏,風險可以忽略不計,隻有暴利、財富和難得機遇。
從鎮江到丹陽隻有幾十公裏的路程,這是一條交通要道,軍民共用,所以平時非常繁忙,今天也不例外。隨著天色逐漸大亮,來往的客商、車馬驟然增多起來。原本寬闊的道路顯得擁擠、狹窄不堪,此時氣溫也逐漸升高,來往的人們更是加緊趕路,這樣就難免出現磕磕碰碰的現象。
一輛汽車疾馳而來,速度飛快,一架馬車避讓不及,結果發生了車禍,馬車被撞翻在地,人仰馬翻,汽車也因巨大的衝撞力而側翻在路邊,周圍人們一片驚呼,事情出現的太過突然,眨眼間慘劇就發生了。
過了好一陣子,人們才慢慢聚攏過來,七手八腳開始搶救傷者。其中兩個商人打扮的年輕人格外賣力,倆人緊緊抓住翻倒的馬車車轅,用力翻轉,因為馬車裏的三個人被牢牢的壓在下麵動彈不得,好在馬車並不太重,終於一點點抬起,這時又有幾個路人趕來幫忙,從車底拖出被困人員。這時,汽車司機一臉煞白的走過來。
雖然當下時局艱難,但好在民風淳樸,人心還在,扶危救困、仗義出手,人之本分。此時周圍的人越聚越多,大家七嘴八舌,商量著如何處置。挽救生命永遠都是第一位的。人多力量大,人群中走出幾個人,自稱是醫生,迅速展開急救。首先檢查傷員情況,看著幾個醫生手腳麻利的熟練動作,周圍人鬆一口氣,看來真是醫生,這樣的話,這幾個人就有救了。
果然,經過一陣忙活,三名傷者已經沒有大恙,主要是馬車本身並沒有多大重量,隻是驚嚇之下,頭破血流,看似駭人,其實並沒有太大問題,經過簡單包紮,完全沒有生命危險。一場危機煙消雲散,人們也逐漸散開,各忙各自的事情。
汽車司機和傷者經過簡單交流,也很快達成了諒解,畢竟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也算是萬幸。這時馬車也重新整理好,可以繼續趕路,傷者中有一個糧店老板,叫做華無塵,人稱華老板,此人在鎮江、丹陽、南京都有店鋪,並且規模不小,家資頗為豐厚。今天就是到丹陽辦事,沒想到遭此災禍,好在“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華老板從路人中得知,最先出手相救的是兩個年青人,這救命之恩可是非同尋常,不管怎麼說也得重謝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