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山(1 / 2)

人們常說:

太平難遇修道客,亂世巧逢醉仙翁。

繁華隨處苦行者,饑荒不見講佛人。

如果仔細看了,你會發現,這些話說得很有道理。

自古練會了驚人本領的能人異士,很少會在世人現身。盛世選擇歸隱深山,過著清閑自在的生活。隻有天下大亂,才會出來懲惡揚善,拯救難民於水火。也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行蹤縹緲不定,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最後去了哪裏。倒是把那一段段振奮人心的故事流傳到民間。也使得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很多佳話,都找不到具體的名和姓。不過也不影響這些故事教育後代的子孫。

現在是天下太平,很多修道之士已經遠離塵囂,在那大山深處參悟仙道。

俗世中反而冒出幾個跳梁小醜,打著僧侶道士的稱號,到處坑蒙拐騙,致使世風日漸低下。老百姓已經不在尊道信佛,燒香拜神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

在一處山巒之巔、紫氣聚集之地,有一名真人在這裏靜參天道,修行已經有很多年。這天靜極思動,突然心血來潮,跟他門下的徒弟說明想去俗世走一遭的想法。

他的這個徒弟理解了師父的意思,當天收拾好規整兩人日常生活器具,又從很遠的地方搬來了一塊巨大的石頭,把他們修行住的仙洞口堵住。避免離開的日子,會有蛇蟲鳥獸進去搗亂。

待到將這一切做完,師徒二人才悠哉悠哉離開仙山。

先說說這個真人。他的道號叫做“赤眉”。

很久以前,也就是在他得道前不久,山上突然發生了場火災,把他當時住的洞口點著了。那時人還在裏麵打坐,洞口起了火,他就逃不出去。大道尚未參透,也是覺得死得好不憋屈。一時間心如死灰,突然念起《道德經》來。

也不知道怎麼的,大抵鳳凰涅槃的味道,就這樣領悟到了道學的精髓,修成了散仙。

又是這場大火,他那兩眉被烤成了赤紅色,隻得欣然接受。拍了拍胸脯,從此忘記了本來的姓名,改名叫做“赤眉”,並以此號遊戲人間。

轉說師徒兩人下了仙山,路上遊山玩水,順道又拜訪各座山上的修真異士,一起探討大乘仙道。

走走停停,一個來月。

這天來到一座山前。隻看這山陡峭如削,岩頭上怪石猙獰。山峰筆直沒入雲層,一眼看不到山頂。

他的徒弟也是閑來沒事,東張西望,也不知道怎麼的,突然喊道:“師父快看,那裏還有七色鳥呢。”

正說著,那隻大鳥好像受到了驚嚇,從山上飛了出來。這鳥生有七條尾巴,每隻尾巴顏色各不相同,黑、橙、黃、綠、白、青、藍各是一種顏色。頭部猶如雄鷹,雙目炯炯有神,看上去好不凶惡。爪子又好似一對燒紅了的鉤子,長得十分獨特,即便隔得老遠,也是十分耀眼。這鳥也因其長相獨特,而得名為“七彩鳳”。它自山上飛出,又在師徒兩人頭上盤了幾圈。隻是並不下墜,徑直往東南方飛了去。

真人見了,幽幽說道:“自古良禽擇木而棲,仙禽不會隨便駐足。有它出沒的山峰,一定是個修仙悟道的好地方。”

正說話間,又往山峰看了幾眼,仔細這座山的氣脈。“我看這裏靈氣濃鬱,山峰又氣勢磅礴,就是不曉得山上住的會是哪位道友。”

他徒弟笑了笑。回道:“上去一看就知道了,我們在這裏瞎猜什麼呢?”

真人也是點了點頭,兩個人隨後施展輕身功夫,順著小道直上。

這條道路很是狹窄,平時沒有人走,路上都長滿了青草,若是一般人來,還真上不去它。兩人跑了有大半天的功夫,看樣子是到了半山腰,隨後聽到前麵傳來了唰唰唰的水聲。

小徒抬起眼睛看過去,原來還有一個平地。平時功夫沒練到家,隻會一些基本的武學,並沒有開始修煉仙術。這點路程就累得不行了。

他見前麵有那麼好的地方休息,趕忙加緊步伐,先他師父一步上去。到了平地,地方很是寬敞。“果然是個修仙的好地方,師父快上來看呢。”喜不自禁的喊了起來。

這座山峰,在下麵往上看的時候,僅是孤山一座。但是其實山峰上麵還分有好多個峰頭。又在其中兩個峰頭交彙的地方,流淌著一條涓涓小溪。

小溪彙聚了幾座峰頭流下來的水,那些水流到缺口出,然後從缺口的地方往下噴灑。因為山上風大,水又沒有了依托,就被狂風吹成了細雨。還沒等落到地下,已經變成了小小的雨霧。久而久之形成了雲朵。一些被風吹到各處,一些仍然飄蕩在半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