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曆程,就在於不斷地喚醒你對追求更高層次價值觀的使命感,喚醒你的個人目標,以及喚醒你內心實踐人生目標的渴望。——羅勃·費茲
盡管隨處可見“成功”這個字眼,許多人也將其掛在嘴邊,但許多人並不清楚“成功”的準確定義。
你若搞不清楚“什麼是成功”,你就不會清楚什麼樣的生活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便無法衡量生活的意義。即使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東西,你的人生也一樣不會感到快樂。
《人生光明麵》的作者皮爾博士曾對“成功”做這樣的描述:
成功意味著許多美好積極的事物。成功意味著個人的興隆:享有好的住宅、假期、旅行、新奇的事物、經濟保障,以及使你的小孩能享有最優厚的條件。成功意味著能獲得讚美,擁有領導權,並且在職業與社交圈中贏得別人的尊寵。成功意味著自由:免於各種煩惱、恐懼、挫折與失敗的自由。成功意味著自重,能追求生命中更大的快樂和滿足,也能為那些賴你維生的人做更多的事情。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關於成功的兩層含義:
首先,成功意味著社會承認了你個人的價值。這種價值通過社會賦予你相應的報酬得以體現,這種報酬包括金錢、地位、尊重等等。
另外,還有一層更為重要的含義是自己對自身價值的肯定,從而使自己感到自信、充實和幸福。
許多人往往忽略了成功的這一層含義,認為隻有在社會承認我們、他人尊敬我們時,我們才算擁有了成功的人生;隻有在鮮花和掌聲環繞著我們時,才算到了成功的時刻。事實上,此刻你所認為的“成功”不過是一種虛榮心的滿足,失去了別人的稱讚與掌聲,你便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了。
格萊恩·布蘭德在他的《一生的計劃》一書中舉過一個讓人感觸至深的例子。他列舉了一份名單,這些人都是許多人眼中的“成功者”:
● 查文斯·施瓦布:最大的鋼鐵公司的總裁
● 塞謬多·英索爾:最大的電子公司的總裁
● 賀華德·霍普生:最大的煤氣公司的總裁
● 亞瑟·庫頓:最大的小麥投機商
● 理查德·惠特尼: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主席
● 阿爾伯特·福爾:哈定總統辦公室財經專員
● 傑西·理費默爾:華爾街最大的“期貨巨頭”
● 以弗·克魯格:世界最大的專營公司的領導者
● 列昂·弗拉塞爾:國際住房銀行的主席
在1923年他們是如此的風光,可25年後即1 948年,他們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 查文斯·施瓦布最後破產,在死前的最後五年裏完全靠借錢為生。
● 塞謬多·英索爾不僅作為一個逃犯死在異國他鄉,並且死時已身無分文。
● 賀華德·霍普生精神失常。
● 亞瑟·庫頓破了產,死在海外。
● 理查德·惠特尼剛剛從監獄釋放。
● 阿爾伯特·福爾被提前減刑釋放,潦倒終生。
● 傑西·理費默爾死於自殺。
● 以弗·克魯格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列昂·弗拉塞爾也自殺了。
這樣的人生,你會說是成功的嗎?
我們常常會遇到那些太沉溺於成功,以至於忘了享受過程的人們。他們迷失在成功的夢想當中,甚至連最為寶貴的親情、友情都在所不惜。他們專注於結果,而非過程;他們過於執迷於自己的成就,反而背離了成功的初衷。
實際上,一個人隻有在對自己有較高評價並認為自己會成功時,他才可能真正成功。要知道,一個人是不可能給別人他自己都沒有的東西。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價值,那麼又怎麼可能給社會創造價值、並最終得到社會的承認呢?
因此,成功的第二層含義相對於第一層更為重要。
成功的定義因人而異,對一些人而言可能是做成一筆生意,對另外一些人而言則可能是繪成一幅畫。但這兩種人在做成生意或完成繪畫時,內心如果沒有滿足感,那他們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因此,個人的滿足感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當成功能夠具備下麵這些方麵時,才能帶給我們內心真正的喜悅。
● 了解並接受自己在生活中所處的地位。
● 懂得自我尊重,一個自尊的人才能享有成功的快樂。
● 認識自己,客觀地看待自己並喜歡自己。
● 細心學習過去的經驗、籌思未來的計劃,並充分享受現在的時光。
● 體會家庭的溫暖,懂得愛與被愛才是最大的成功。
● 具有“共贏”思想。了解協助別人創造財富時,自己也獲得了財富。
● 保持身體健康,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多的權力、金錢和成功也沒有意義。
● 隨時保持精神抖擻,在這個多彩繽紛的時代,盡情歡笑,與人同甘共苦,努力工作並全力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