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悲慟之主(2 / 2)

原來早在人入穀助羅信脫困前,便已洞穿了最大的迷障並給出了後續的安排。

這所謂的迷障,即是喪忍尋入英靈寶境的方法。

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按李想的說法,該是利用了“魂武呼應”的特質。

眾所周知,兵分四等,由上至下,天、地、元、靈。張澪手中的悲慟劍本是“元武”,但因一分為二,鋒銳劇減,故隻能發揮接近“靈武”的水平。

這並非重點,重點是由悲慟分出的兩柄武器,本劍為骨,核劍為心,二者之間始終存在著無法用科學解釋,能夠跨越空間的微妙聯係。

此聯係即是魂武呼應。意即,本劍所在的坐標,能夠通過核劍計算而出,而核劍的靠近,則能激發本劍的共鳴,也就是“顫動現象”。

再聯想彌風奏的身份。

他是域三族中“櫻和族”的舊將,元武悲慟的正主!傳聞已經隕落,就連本劍都葬入了萬武陵,按理說不該重現人間,但他偏偏出現了,說明之前公諸於世的信息全是假象。

為什麼要這麼做?暫無頭緒,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既加入了喪忍,便已站到了應選組的對立麵,那麼組織的情報對他背後的勢力而言就成了至寶,如何獲取?正好有現成的工具,確是“悲慟”無疑。

如何用“悲慟”傳遞情報?

很簡單,隻需自掌核劍在手,並將本劍交於合適的人選即可。

比如先行安排些許細作混入應選組,某天某隊要去某鏡麵執行任務,隊中細作便可提本劍隨行,那麼無論喪忍身在何方,皆能通過“魂武呼應”掌握到該組應選者的動向,屆時尾行入境,坐收漁利,豈有不成之理。

那麼這“細作”一環,該由誰把控才天衣無縫呢?

基於風翼城的勢力分布,顯然未有比負責兵器葬取的萬武陵“守陵人”更合適的了!

正好這守陵人於蕭組而言也是個熟臉,恰是那自薦入境的朝鳶呐!若將諸多線索連在一起推敲,便不難得出這般“巧合”的背後,定然藏著不同尋常的陰謀。

雖說朝鳶此人戰力一般,但處事圓滑,背景擦得幹淨,坐上守陵人位置後行事保持低調,因而所受關注度不高,在他的掩護下,深埋各隊的細作可以堂而皇之進入陵中彙報行動,甚至商討風險回報來判斷悲慟的交接是否安全,以保萬無一失。(*1)

如此角色,本該穩坐幕後運籌帷幄,卻因張澪誤選悲慟為武器而亂了方寸,這才主動請纓隨同進入英靈寶境,便是打算於境內彌補過錯,好給上峰一個交代,更為此暗通羅隊意欲借刀殺人,不想風雲變幻一來二去,竟致事態落到了須勞彌風奏親自出馬的地步!(*2)

形勢於張澪而言,無疑不利得很。

不說那奔襲而來的強敵多叫人膽寒,單就周遭鋪霜湧雪的狗卒便已不勝其煩,好在羅信智勇雙全,竟以新生霜歌連鑄冰牆來切割戰場,這才避免了四麵受敵的險惡,還了身為誘餌的張澪一個不受幹擾的清靜!

是的,他是誘餌,其所誘者,正是那場中無雙的牙將級戰力!

作者 灰白紙鹿 說:*1:交接悲慟本劍的安全性問題是:任務如果太難,細作恐不能全身而退,如此一來,帶著悲慟本劍很有可能得不償失,因此每次行動都需要具體分析,隻有合適,朝鳶才會允許交接,並且於事後回收悲慟。

*2:張澪由段銀帶著進入萬武陵選擇兵器,在韓落幫助下挑中悲慟本劍時,朝鳶正巧不在場,詳見七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