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弟卡了一下,本來想著沒人就再細分下去的,不過也無所謂,以後還有得是事情做呢,現在也隻是想做一個榜樣出來罷了。
不過這個事情真是很適合王嬸兒,招弟家當初選的距離就是村子裏最遠的,也就王嬸兒家稍微近一點了。她腿腳快點兩邊的活都耽誤不了。
招弟接著道:“嗯,那明起家裏的一切就拜托王嬸兒了。還有就是,我也不知道哪位嬸子或是姐姐的手藝好,如果願意花時間掙幾個買花錢的話,可以從我手裏接活做,隻是這個要求比較高,布料是我這裏提供,但是手藝一定得過關才行,做一件的工錢比照鎮上布莊收的價錢。”
鎮上就一個布莊,兼賣成衣,不過還是那句話,地方了經濟不達,沒有什麼人買成衣的結果就是隻有老板娘一個裁縫,招弟找她做也不是不行,隻是,能夠照顧本村的人肯定要優先選擇村裏人了。
除了衣服,還有鞋子,在女人們互相的推舉下,衣服的活芳兒接了,嗯,村裏這個芳兒她姓陳,叫陳芳,從別人的打趣聲中才知道,她今年十七歲了,家裏已經在托人打聽其他村子裏的適齡後生了。
特殊的環境特殊的組成也造成了她們這裏特殊的婚嫁,當初來的人裏孩子並不多,也就導致同一個村子裏麵,很少有年紀同時到了的姑娘夥結親,都是跟別的村子平時就用點心打聽著。其實這樣才好,不至於太過封閉。
但是這樣還是遠遠不夠的,不過,現在有了建城這件事,倒是一舉解決了不少問題。
做鞋子的又是另外一個嬸子,據她的鞋底納得可密了,村裏不少人的鞋子都是跟她換工讓她幫忙做的,招弟到時候隻需把鞋樣子跟布拿去就行。
隻有賣吃那邊,因為一去就是一,到最後居然都沒有人應,招弟倒是也無所謂,先問村子裏的人並不是隻能選本村的人,到時候叫錢芳兒回去問問就行了。
其實得那麼熱鬧,大家都還是一個觀望的態度,再怎麼能幹,招弟都是一個孩子,一兩大家相信沒有問題,一月兩月呢?到時候拿不出錢來她們難道還能硬來?
解決了大部分事情招弟的心情也不錯,都是廚房裏做慣了的人,已經削好了不少柿子,招弟先擺了一竹簸箕的樣子,然後開始講曬柿餅的要點:“捏”。
柿餅曬上幾後,先要捏型,然後繼續曬上三,進行第二次捏餅,保證所有的餅都是外硬內軟,等餅曬好就裝壇子裏,一層皮一層餅等它上霜。
招弟強調了各個時期需要注意的事情後,每個人都“挺簡單的,以前怎麼沒想到”的表情,手裏做著事,嘴都是停不住的,招弟一講完,就是大家的八卦時間。
招弟是第一次參與這麼大型的八卦會,倒是挺感興趣的,主要是這方便她認識村裏的人,這不,才一會她就知道了那個鞋做的好的嬸子是黃慶文家的,她家有三個兒子最想生個女孩,一屋子四個大老爺們,衣服鞋最費,破了的衣服實在不能再重複使用了,也舍不得丟全讓她做成鞋了,為了讓鞋子結實耐磨練就了一手獨特的粘鞋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