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散了,呂媼對呂公大為惱火,說:“你起初總是想讓這個女兒出人頭地,把他許配給個貴人。沛縣縣令跟你要好,想娶這個女兒你不同意,今天你為什麼隨隨便便地就把她許給劉邦了呢?”呂公說:“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終於把女兒嫁給了劉邦。呂公的女兒,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呂後。
可以看出,劉邦和項羽的性格完全不同,他是一個十分喜歡耍弄小聰明的人,雖然他不學無術,而且不從事生產勞動。但是他憑著運氣做了一個小官,而且不忠於職守,反而像一個市井無賴一樣對同事進行騷擾。他去參加人家的酒席,身無分文就敢號稱送上禮金一萬,這完全是一種無賴的行為,因為他根本沒有那麼多錢,所以不需要為此承擔責任。而且,他去吃酒,給人家的禮金開白條,官府也沒有辦法追究,何況他劉邦向來是個說大話的人,當地人沒有不知道的,呂公把女兒嫁給他,完全是有點莫名其妙,不知道是曆史記載有問題,還是呂公的腦筋有問題。
劉邦見到秦始皇的時候所說的話,也比不上項羽那樣氣度非凡。充其量,劉邦也隻是對秦始皇的氣派表示羨慕,或者說得更直接一點,是眼饞,但他並沒有什麼誌氣想要成為秦始皇那樣的人物,隻是自己看著秦始皇的儀仗隊,為之出神。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起義。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製別人,落後一步就要被人控製。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和桓楚統領軍隊。”
當時桓楚正逃亡在草澤之中。項梁說:“桓楚正在外逃亡,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隻有項羽知道。”於是項梁出去囑咐項羽持劍在外麵等候,然後又進來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說:“請讓我把項羽叫進來,讓他奉命去召桓楚。”
郡守說:“好吧!”項梁就把項羽叫進來了。待了不大一會兒,項梁給項羽使了個眼色,說:“可以行動了!”於是項羽拔出劍來斬下了郡守的頭。
項梁手裏提著郡守的頭,身上掛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羽一連殺了一百來人。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
項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說明起事反秦的道理,於是就發動吳中之兵起事了。項梁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傑,派他們分別做校尉、侯、司馬。於是項梁做了會稽郡守,項羽為副將,去巡行占領下屬各縣。
在陳勝起義反秦之後,項羽跟著他的叔父也進行了反抗秦國的行動。在這次行動裏麵,項羽的表現特別沉著,而且十分迅速地就把郡守殺掉,這樣當機立斷的表現,可以說明項羽是一個能夠做大事的人。他以後的行為,都和這次刺殺郡守一樣,把事情放在桌麵上來解決,而不是靠毒酒、埋伏之類的手段。
劉邦以亭長的身份為沛縣押送徒役去驪山,徒役們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劉邦估計等到了驪山也就會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豐西大澤中時,就停下來飲酒,趁著夜晚把所有的徒役都放了。然後對他們說:“你們都逃命去吧,從此我也要遠遠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個壯士願意跟隨他一塊兒走。
秦始皇曾說:“東南方有象征天子的一團雲氣”,於是巡遊東方,想借此把它壓下去。劉邦懷疑自己帶著這團雲氣,就逃到外邊躲避起來,躲在芒山、碭山一帶的深山湖澤之間。呂雉和別人一起去找,常常能找到他。劉邦奇怪地問她怎麼能找到,呂雉說:“你所在的地方,上空常有一團雲氣,順著去找就常常能找到你。”劉邦心裏更加歡喜。沛縣的年輕人中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因此許多人都願意依附於他。
秦二世元年的秋天,陳勝等在蘄縣起事,打到陳的時候,自稱為王,定國號為“張楚”,取張大楚國之意,許多郡縣都殺了他們的長官來響應陳勝。沛縣縣令非常驚恐,也想率領沛縣的人響應陳勝,於是派樊噲去叫劉邦。這時,劉邦的追隨者已將近一百人了。
沛縣縣令在樊噲走後後悔了,害怕劉邦來了會發生什麼變故,就關閉城門,據守城池,不讓劉邦進城,而且想要殺掉蕭何、曹參。蕭何、曹參越過城池來依附劉邦,以求得保護。
於是劉邦用帛寫了封信射到城上去,向沛縣的父老百姓宣告說:“天下百姓為秦政所苦已經很久了。現在父老們雖然為縣令守城,但是各地諸侯全都起來了,現在很快就要屠戮到沛縣。如果現在沛縣父老一起把縣令殺掉,從年輕人中選擇可以擁立的人立他為首領,來響應各地諸侯,那麼你們的家室就可得到保全。不然的話,全縣老少都要遭屠殺,那時就什麼也做不成了。”
於是,沛縣父老率領縣中子弟一起殺掉了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想要讓他當沛縣縣令。劉邦說:“如今正當亂世,諸侯紛紛起事,如果安排將領人選不妥當,就將一敗塗地。我並不敢顧惜自己的性命,隻是怕自己能力小,不能保全父老兄弟。這是一件大事,希望大家一起推選出能勝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