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禍害去茅山靜謐(1 / 2)

玉清真人幽怨的看著李淩成,再一次懷疑起自己將他收為弟子是否正確。這小子渾身處處透露著古怪,從小到大就沒幾樣是與正常人相同的,更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道性慧根。

李淩成頭枕著雙手,直接將玉清真人幽怨的目光無視,並且很快就進入了睡鄉。

真人總結起這頑劣的怪異來:偶爾出行在一個光禿禿的大石上,撿到了一個紅色繈褓,周圍啥也沒有,其怪一也;第一次看見嬰兒的臉時,真人驚呆了,這絕非一般嬰兒所該有的神色,他居然微皺著眉頭,烏漆漆大眼中充滿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憂鬱和怨恨,其怪二也;抱回來到現在,還沒聽見他哭過一聲,隻在排泄的時候亂踢人,若是沒人在,拉在身上了,還衝別人發火。(小時候,真人懷疑李淩成是不是耳背,有一次偷空狠狠的掐了下他的耳朵,看看會不會疼的哭,誰知他一把就向真人的麵孔抓來,真人躲不及,鼻子上連皮帶肉被抓掉一小塊)其怪三也;七個月就會說話,一開口就幾乎把所有人嚇死,他說“哇靠!”,以後常常念道:“勒了個去,看了眼五星連珠就讓老子穿越,還是古代!他M的!也把老子生在王侯將相家呢,還是鳥道觀……”,其怪五也……

真人這一看,便看去了十年。真人的樣貌未有多大改變,李淩成已經長成了一個帥氣的道士,若非一身的道袍,還真是翩翩佳公子,眉清目秀,臉龐線條柔和,籠罩一派靜謐祥和之氣,若不是對他的成長過程了如指掌,還真可能被他的表麵假象所蒙蔽。

晨起的高歌,睡前的感歎,上樹掏鳥窩,下水摸魚蝦,萬福宮中偷貢品,丹藥房裏嗑金丹,萬寧宮裏蕩秋千,升仙台下架燒烤……

大茅峰有一眼泉,明曰:白龍泉。“大旱不涸,大洪不溢”,據說此泉直通東海,泉裏住著一隻大龜,龜的年齡無從考究,相傳是祖師魏華存所飼養。夕陽西下時,大龜便懶洋洋的浮出水麵,爬上岸邊享受夕陽的餘暉。自從李淩成六歲後,大龜便改變了習慣,並練出了辨認李淩成不規則腳步聲的絕活。

這十年過得,真人的眼角泛著淚花兒,這是個振興道教的人選嗎?倒有些像是西方打入中土道教,擾亂‘清靜無為地’的敵特。

“咦……師傅,你又是一夜沒睡啊!”李淩成揉著惺忪的睡眼,長長的伸了個懶腰。

這一聲“師傅”把玉清真人激動的淚奔了,他也明白了,這家夥在迷糊的時候叫“師傅”,高興的時候叫“哥們、老大”,生氣的時候叫“老頭”,平時——不搭理!但願他一直迷糊吧,“無量壽佛!”

“師傅,你怎麼了,一臉的淚痕……”

“沒事,是眼裏進雞屎了……”看,把真人激動的,他原本想說“沙子”來的。

“哦,呼……呼……”又響起了李淩成細微的呼嚕聲。

有時候想想,真想一巴掌拍死他,不,是六、七……巴掌,一巴掌不解恨!

他曾經曰過:祖師所傳的《上清大洞真經》是騙人的把戲,說什麼“鎮鬼壓邪”實在荒謬,世間本無鬼,正因為你們這些道士要吃飯,所以才有了鬼。唯獨這一本《神行術》還有些用,隻是不如列子的《禦風訣》,看來茅山宗收藏的都是些二流貨色。

當玉清真人告訴他列子的《禦風訣》隻存在於《南華經》中,誰果真見過什麼人在天上飛來飛去?這《神行術》是茅山先輩所創,可是貨真價實。於是,他很自然的揣進懷裏笑納了。

他還曰過:做道士是沒有前途的,趁著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還在位,乘早從政,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抱不完的美女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