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兩馬跑的飛快,片刻之間已經跑到了城門口的眾人跟前,跳下馬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日原本要去大名府求救兵的劉瞳,還有第二日緊追而去,改求救兵而求救糧的成安縣捕頭於林虎。
那於林虎三十七八歲的年紀,黝黑的皮膚,寬眉闊目,腦後拖著一根又黑又粗的大辮子,看著甚是孔武有力。
眾人內心早就是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盼著二人能帶回救命之糧了,馮縣令一把拉住於捕頭,急切問道:“辛苦於捕頭了,糧食方能何時能運來?”
劉寅與劉瞳也是差點就生死兩隔,一時之間二人見麵竟都有些恍惚。劉寅看著跳下馬來的劉瞳還是矯健十分,也就放心不少。
眾人一看於捕頭和劉瞳回來,都感到長舒了一口氣,仿佛看到了成車的糧食從大名府運送了過來。但是眾人卻都沒有注意到於捕頭和劉瞳臉上的神色十分的不自然。
那於捕頭掙脫了馮縣令扶著自己的雙手,單膝跪倒在地,吞吞吐吐了半晌才開口說道:“卑職請大人治罪......卑職......卑職沒有求來糧食......”
聽到這話馮縣令無異於五雷轟頂般,連聲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糧食沒有求到還是路上出了岔子?這到底怎麼回事?於捕頭你快點說清楚!”
“這......府台大人他......府台大人沒有借給卑職糧食。”於林虎甕聲甕氣的還是沒有回答的明白。可把馮縣令眾人急的!
“到底怎麼回事?府台大人到底什麼態度?如何答複你們的?”劉寅情急之下也連聲的問劉瞳。
“嗨!別提了,那天晚上我混出城去,本想偷匹馬的。卻不想......”
“你快說為什麼府台大人沒有把糧食借給你們!”劉瞳這裏也是說不到重點上,被劉寅打斷話頭說道。
原來那日劉瞳與白衣人李明仁分開後,騎著李明仁的馬向大名府飛奔而去。第二日拂曉的時候就到了大名府城外,劉瞳找到府衙求見府台大人,待見到府台大人後將成安縣當日的事情一一說與其聽,並拿出了馮縣令的親筆信。
那知府大人名叫郭世隆,聽過劉瞳所說之事立馬曉得事態的嚴重性,一麵立即派人上報直隸總督,一麵又組織手下人抽調兵勇,當即就要開赴成安縣而來。這郭世隆郭知府聽說圍城的基本上都是餓的走投無路的饑民的時候,又立即派手下人籌措糧食、衣物等。郭知府深知此時已經想到可能剿匪並不難,最重要的還是賑濟饑民。
就在郭知府緊鑼密鼓的做著這些準備工作的時候,於林虎於捕頭的快馬也在下午時分趕到了。於捕頭又趕緊向郭知府稟報了成安縣的最新情況,待到郭知府聽於捕頭說完後,得之民亂已經平定,現在改求救兵為求救糧的時候,他那一直繃的緊緊的臉色立馬也就鬆弛了下來。劉瞳聽說民亂已經平定,為兩位好友一直緊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郭知府暗自沉吟了片刻,就於捕頭和劉瞳先去休息,糧食他馬上籌措,準備好後就立刻開赴成安縣。於捕頭和劉瞳都是心直之人,也就不做他想,暫且回到郭知府安排下的住處休息去了。
二人卻不想郭知府的這一‘籌措’就籌措了好幾日功夫,二人每日都來問好幾遭什麼時候可以往成安縣運糧,得到的答複都是:‘糧食還沒有籌措好,暫且等個一半日的。二人也不敢強催郭知府,隻是每日裏著急上火的卻又無法可使。昨日二人實在等不及了,去跟郭知府請命,籌措了多少是多少,想先由二人護送回來。
郭知府笑嗬嗬的拒絕的二人的請求,說是:“糧食、軍械不可兒戲視之,料想馮知縣馮大人定會理解的。”拒絕完二人的請求又吩咐二人先行回來,給馮縣令帶話說是:“糧食不日就會運到,請馮縣令放心等待一半日即可......”
二人無奈,當晚從郭知府的府衙出來後當即連夜騎馬疾馳回來,二人這幾日裏沒少猜測郭知府到底為何原本聽到劉瞳說成安被饑民圍城的時候,吩咐調度救援成安縣有條不紊,行事果斷。而隨後聽到於捕頭說民亂已解後卻又行事如此不急不緩的,一拖就是好幾天的功夫。二人想的頭都大了,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馮縣令眾人聽完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把這些情形說清楚後,馮縣令緊鎖眉頭的沉吟了半晌沒有說話,隻把於捕頭和劉瞳好言安慰了一番後領著眾人回到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