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望七
我的小說《堂姐梅》曆時一個月的寫作與發表,終於全部刊載完成。這期間承蒙各位老師、同學、同事、朋友們的關注和支持,在此我一並表示感謝!先說說我的寫作心得和小說的簡單介紹吧:
寫作是一種思想激情的產物,作者首先要具備豐富的情感。一個思想麻木,對任何人和事都提不起興趣者,是很難寫出作品的。在寫作者的眼裏,一束花草,一個靈動都是跳動的音符,都是或舒緩,或激昂的樂章。大自然賦予它們聰惠的靈性,都是你創作的源泉。至於寫作技巧和語言,都可以通過學習就可獲得。唯有這份激情,需要土壤的滋養。
《堂姐梅》的主人公“梅”確有其人的原型。三老爺,三老太也是真實的人物寫照。基本是我現實爺爺、奶奶的化身。從小我就帶著對爺爺,奶奶的崇拜,在爸爸的描述中想象爺爺的樣子。雖然在我的成長中,與奶奶的關係並不融洽。她不喜歡我的個性,尤其不喜歡我欺負她的孫子,我的哥哥。但是一點不影響我對奶奶的認可。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加深,通過人性的洞察,更加佩服奶奶能以那樣低微的出身,獲得大家族上下的尊重,實屬不易。光有堅強是遠遠不夠的,還有她的善良,臨危不亂的果斷,以及聰明的智慧綜合在一起的結果。梅也是我崇拜的一個女性代表。她的身上有真實的發生,也有移花接木的剪裁。我要反映的是,發生在我們這個時代故事。如果有雷同,純屬巧合。說明我是尊重了曆史的史實。
梅的一生雖然完結了,但是她帶給我們的思考是永久的。
她有知識,有文化,所以她不會選擇榮兒的生活道路,而是用執著和堅強書寫了自己平凡,但又可歌可讚的一生。大少爺和黃媽媽也是真實的人物縮寫。在這部小說裏,算是反麵襯托的集中代表。但是我也飽蘸同情的筆墨,賦予了他們真實的人性情感。人的本性是棄惡從善。大少爺如果有正常的母愛和父愛,也可能他的人生說不定得到改寫。可是他攤上母親的早亡,父親性格又過於剛烈,妻子榮兒又是典型,沒有理想和情趣的舊時代女性。才創造了大少爺命運的可能。從解放後大少爺父愛的複蘇,就反映人性的美難以壓抑的萌動。包括黃媽媽,既是自我的道路選擇,也是時代的造物。瓊是我加入的情節和人物,但是她也是爺爺那個家族一個真實人物的化身,隻是現實中的人物是男性。這個男性抗日英雄是,東北抗聯的傑出領導者,犧牲與1948年東北解放後。做為土改工作隊的隊長,慘遭土匪的殺害。至今長眠在東北牡丹江雕翎烈士陵園,原名李宏林。為了脫離與剝削家庭的關係,參加革命後,也是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改名為李雷。因為我對他的了解僅限於此,知之甚少。帶著一份崇敬,我沒有輕易去塑造。也可能以後我會去寫他,那時一定是我了解了他的完美故事。
好了我的寫作過程和心得簡單的介紹到這裏。但是我想並不禁錮讀者的自我發揮和想象。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形象。《堂姐梅》也是一樣,讀者也未必沿著我的思維擴展。
無論怎樣,我用笨拙的筆觸,寫了一部發生在我們時代的故事。故事遠遠沒有結束,仍然還在每一位讀者身上繼續激情的上演著。不要害怕我們是故事的醜角,還是可愛清純的模樣。隻要我們按照自己的個性,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曆史見證和參與者。勇敢的走自己選擇的道路,評說不是我們自己,而是今後的曆史。
我的願望是,生活在各個時代的每個人,都無悔於生命,奏出屬於自己最完美的人生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