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孔子在衛出仕(1 / 2)

方基石趕到衛國去的時候,孔子已經接受衛公的邀請,在衛國為官。

聽說孔子重新出仕了,他就沒有去找孔子。盡管!他來的時候,季桓子和魯公給他任命書,以及給孔子的任命書。可他覺得!這隻是季桓子打發你離開魯國的借口。

魯公或者是季桓子的任命書對於其他君王來講,就是個屁,是沒有人吊你的。就算是天子的任命書呢?又有多少君王吊他?是不是?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權力才是說話的資本。霸主國的君王,才能一言九鼎。

所以!方基石就沒有進衛宮去見孔子,他居住在衛國都城的客棧裏,當個自由人。

再則!方基石也不想與孔子走得太近,以免季桓子不高興。得罪魯國的君王魯公都不要緊,千萬不要得罪魯國真正地執政者。有權力的人,你千萬不要得罪,得罪了的後果就有可能被人誅你家族。

現在的方基石,最牽掛的是自己的家人。他有兩個妾室,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兩個兒子都成親生子,一大家人,女兒方儉也是一大家人。隻有女兒方勤,也就是孔子的兒媳婦、孔鯉的妻子,沒有生育子女。

這麼一大家人,幾十口人,你要是得罪了季桓子或者是某個權力者,人家誅你也就一句話的事。

所以!方基石隻能暗中保護孔子,不想公開跟孔子走得那麼近。再則!暗中保護一個人往往比公開保護還要安全。不僅自己安全,被保護的人也安全。

還有!他以什麼身份去孔子身邊呢?

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天下人都知道。而他!隻是孔子的親家。

他與孔子稱兄道弟的事,外界很少有人知道。

讓他以孔子的護法,去孔子身邊保護孔子,那不是傻比?

你不是傻比呢?你等於是亮明了身份站在孔子一邊,站在孔子一邊的意思就是:與季桓子等三桓的人作對!你這不是找死?是找誅!

孔子怎麼那麼快就在衛國出仕了呢?

不用說!孔子出仕衛國,與南子有關。要不是南子在衛公麵前美言,極力推薦,衛公是不可能輕易答應的。

孔子出仕衛國,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此時的孔子,最需要地是精神上的“存在感”。從魯國被人趕出來後,他需要在大周天下其他諸侯國內找到自己的位置。隻有這樣!才不至於打臉!

要是他離開魯國後,沒有“君王擺筵席”等著他去吃飯,那他就是無形中自己打臉了。

是不是?你那麼牛比,你怎麼離開魯國你就沒有人要了呢?

當時的季桓子以及手下人都當麵嘲笑過孔子,說有君王擺著宮廷宴等著他去吃。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孔子才不顧子路的反對,執意要來衛國碰運氣。

在宋國!有一部分人說南子風騷,與公子朝鬼混什麼地。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說南子的好話。因為!南子經常派使臣回宋國看望。為了製造名聲,她讓使臣多做善事,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結果!那些得到她幫助的人,都一個勁地說她好。

那些得到南子好處的人,自然是隱瞞或者不在乎她的個人生活作風問題。至於風騷不風騷,那是個人人生觀的問題,不影響一個人積德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