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連夜回曲阜,想與魯公以及三桓商量國家大事。他雖然是有野心的,削弱三桓的勢力,鞏固君王的君權,然後借助君王的力量在魯國推廣自己的學術主張,一展抱負,可他並不想魯國因此而滅亡。所以!他連夜回曲阜城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是急切地。
如果魯國因此而被齊國滅了,或者成為齊國的附庸國,那麼!他孔丘就將成為魯國的罪人。
回到曲阜城,已經是半夜時分,魯宮是進不去了。季府那邊,也不方便過去。孔子隻得回到家,一個人坐在客廳內生悶氣加沮喪。他的四方臉上,本來就布滿了皺紋,結果經過這麼一急,皺紋更多、更深了。
一晚之間,孔子至少瘦了幾斤。
亓官氏見孔子回來的那個臉色,自然是不敢說話。默默地打來洗臉水,讓夫君洗漱。又去準備茶水,端過來放在一邊。
孔鯉見老爹回來的那個臉色,自然是遠遠地躲在一邊。老爹自從回來一直到天亮都沒有睡覺,他也就一直遠遠地躲在一邊陪伴著,一邊在心裏哽咽著。
方勤得知一切事情都是因為自己的親哥方忠招惹來的,自然是不敢在公公麵前露臉,生怕因此而被責罵。
再則!都這麼多年了,她一直沒有為孔家生育,在心理上麵,也有了一些心理障礙,更是不敢在孔子麵前露麵了。
發生了這麼大地事,亓官氏、方勤、孔鯉,以及學堂中的學生,都已經知道了。現在!大家都害怕極了,不知孔子的命運如何?會不會殺頭,會不會其他人都因此受到株連而被誅殺?
方基石回到曲阜城後,沒有去孔子的家,直接回家去了。他不想去孔子家,給他們家添亂。再則!這個時候的他,已經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
如果孔子因此而受到懲罰,他一樣是要受到牽連的。
盡管方忠在這件事情上麵有功,可方忠的功勞是無法挽救他的。因為!早年他就與方忠那邊斷絕了父子關係。所以!就算方忠保他們,他們也要受到懲罰的。
再則!要是三桓的人想懲罰方忠,一樣能夠找借口殺了方忠的。因為!方忠之前抗命了,阻止孔子墮三都。他不僅僅是阻止孔子墮三都,而是!不聽從君王的命令,是抗旨!
因為!孔子是以君王的名義去墮三都的。所以!人家要殺你,一樣能夠找到理由。
在這個封建王朝中,是沒有法製、公平可言的,完全是君王以及當權者說了算。君王和當權者說出來的話,就是法律、聖旨!
方基石連夜回到鄉下家裏,讓他吃驚地是:兩個妾室和方恕、方儉、兒媳婦、女婿等人,一個都沒有睡,一家人提心吊膽地坐在黑漆漆地客廳裏,好像等死亡一樣,等待著命運的安排。
白天的方恕,去了一趟曲阜城裏,基本上把事情打聽清楚了。麵對這樣地事情,他也沒有了主張,不知道命運之神將是如何安排。
不管怎麼說!孔子在這件事上麵,是脫不了幹係的。就算齊國的大軍沒有入侵,沒有攻打魯國,孔子都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