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突如其來的變故1(1 / 2)

這是一個春天。

窗外,陽光明媚,輕風吹拂。各色各樣的野花爭相鬥豔。到處充滿泥土的芳香。這樣的春天,求之不得。我當然不會放過遊玩的機會。人生得意須盡歡嘛。同意我這種看法的也有小紅。

小紅是我的貼身丫環。每到春天,這小丫頭就變得無比的活躍。不過,帶她出來遊玩也是有目的呀,因為她必須替我去約觀承、觀象兩兄弟出來。此時,我躺在桐城效外的草地上,與大自然親密地接觸。

沒有娘親的嘮叨,也沒有爹爹的責備。當所有的規矩禮儀都放到一邊的時候,我才覺得做人真的是如此快樂。

事實上,我也很久沒有聽到爹爹的責備了。爹爹遠在京城。不過,在家的時候沒有少被他罵,因此,我記憶猶深。

小紅正在小心地給我整理著那本看過無數遍的《南山集》;觀承、觀象兄弟倆忙碌地捕捉各式各樣的蝴蝶。

這就是他們的任務。

確切地說,這是我分派給他們所做的任務。男孩子嘛,隻要稱讚他們幾句,他們就會高興地為你做事。當然,這是我心中的秘密。這種話隻能對小紅說。如果讓觀承、觀象兄弟倆知道了,以後要他們做事恐怕就不靈了。

在地上躺久了,就有睡覺的欲望。雖然草地無比的舒適,陽光也無盡的溫暖。然而,這不是睡覺的所在。也不是出來的目的。“去看看方家兩位少爺抓到多少蝴蝶了,叫他們給我拿過來。”

我一邊享受著陽光,一邊懶洋洋地對小紅說。小紅的包裹剛剛收拾完畢,聽到我的吩咐,連忙起身。對著遠方喊道:“兩位方少爺,我家小姐讓你們過來啦!”

這丫頭,聲音甜,嗓門大。怨不得我喜歡她。觀承、觀象倆兄弟一溜煙地跑了過來,顧不得揮去頭上的汗珠,爭著問道:“小紅,你家小姐是叫我麼?”

“人人有份!”小紅笑道:“小姐說了,叫你們把蝴蝶拿過來,看看,誰抓的多?”

觀承、觀象兄弟倆倒是賣力,時間不長,抓的蝴蝶卻不少。

小紅將兩個蔑竹籠子一一看過,說道:“怕有一二百隻了,小姐,觀承還撲了兩隻彩色蝴蝶呢!”

“哦?”我將觀承的籠子拿了過來。

“雨佳,這兩隻蝴蝶好看不?”觀承湊了過來。

“還湊和吧!”我隨聲應著,眼睛直看著蝴蝶群裏那兩隻紅綠黑相間的彩色蝴蝶。

“不過,這是什麼蝴蝶呢?”小紅問觀承道。“我也不知。”觀承回答。“雨佳小姐最聰明了,一定知道。”一邊的觀象拍著馬屁。

雖然,我不承認自己是馬。

兩個傻冒,讀了那麼多書,連蝴蝶這種小事還來問我。真是白帶他們出來玩了。不過,這種小事倒真讓我犯難了.

我總不能讓他們也笑我無知吧。如果這樣,以後還怎麼在他們麵前混呀!該怎麼回答呢?

腦海一轉,翩翩起舞的蝴蝶讓我想起剛剛從爹爹書房看過的梁祝典故來。梁祝傳說大概起於三國以後、六朝以前,最早記載於梁元帝時期《金樓子》一書,此書著作的年代大約在公元552——554年間,可是他的原作在明末已經消失,較詳細的記錄應是在晚唐時期張讀的《宣室誌》上:“英台,上虞祝氏女,女扮男裝,與會稽。梁山伯共同求學,他們關係很好,祝英台先回家,兩年後,山伯拜訪,才知道英台為女孩……”在宜興,相傳自祝英台“祭墳化蝶”之後,每年早春三月,祝英台和梁山伯讀書的善卷洞碧蘚庵附近,就會有一對對彩色大蝴蝶翩翩起舞。宋人薛季宜《遊祝陵善權洞詩》就有“蝶舞凝山魄,花開想玉顏”句。當地的民眾為紀念他們,把碧蘚庵命名為“英台讀書處”,建起了“祝陵”,並把農曆三月一日傳說是英台的生日定為“雙蝶節”。“必定是梁山伯與祝英台了!”我思忖了半天後,認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