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人》(1 / 2)

燕京之地曆來為皇朝首都所屬,隨著當今少帝繼位,大赦天下,一改先皇窮兵黷武的作風,施行對外轉攻為防,對內輕徭薄賦,鼓勵民生生產的政策,期年以來,國內越加昌盛,百姓日漸富足,四海之內,百夷來朝,漸顯大國之相。這燕京也更是越加繁華,常住人口高達百萬之巨,其中下至販夫走卒,胡姬海商;上至達官重商,皇親國戚。萬家燈火下,自是有著人生百態。

白天的都城顯得尤為的熱鬧,陽光灑下來連翠玉湖都帶上了金子的顏色,它也該是金子的顏色,因為聞名京師的翠玉坊就建在這翠玉湖上。有好事者說;這翠玉湖內一天倒棄的酒水價值就足夠比得上地方縣一年上供給朝廷的賦稅。每日高達上萬的巨額浪費足以使聽者目瞪口呆。也讓那些初次來此就想上去轉悠的人得仔細思考一番,想好如何與家中老虎交代的說辭,好回去時少挨一爪,這成年人的生活也好不辛苦。

這所謂的翠玉坊自然是煙花之地,此刻的樓上正傳來一陣陣鶯鶯翠語,眾妙人兒正賣力的向樓下招手。那樓下一行五人,聲勢好不威風!須知本朝雖民風開化,但對這尋花問柳之事多還是流行單獨行動的,身份貴重者還得先讓心腹先行布置才在夜裏獨訪。似這般組團齊上還在白天招搖者實在罕見。

五人當中有三人一副富商打扮,另兩人一個管事衣著,一個青衣小廝。此刻那管事低腰靠近那“小廝”身旁咧嘴說道;“少爺,我感覺不對啊,不是說這翠玉坊晚上才熱鬧嗎,怎麼現在這樓上都是人”。那“小廝”生得濃眉大眼,好不英武,此刻卻將眼一眯,故做沉思狀說道:“這有啥奇怪的,他們三這身打扮花了我不少銀子,這些女子都是見利識貨之人,此刻自然的表現罷了。‘’說罷離了管家尤自顧自的觀賞著樓間的女子。

話說那樓上大都是識人老手,早就看出這五人中那小廝身份“特殊”。再看那三人富商的打扮,便可猜到這多半又是哪個貴府中偷跑出來的小公子。這種客人雖薄情者多但卻出手大方,運氣好的說不定一次的打賞就能讓自己贖得自身。隻是此刻那可人兒遊來賞去卻不見落足,真真好不急人,故更用力的招呼起來。

樓上女子有的喚到急處,不免葷話頻出,惹得樓下少年麵紅耳赤,急急以扇掩麵全然忘了此刻那些女子目光都是投向他的這一茬。他心中想的卻是此刻自己萬萬不能膽怯否者改天見到魏家那倆豬不是又得被嘲笑。

原來少年已年滿十四,本朝男子普遍結婚較早,普通人家男子十四歲時孩子都該會走路了。貴族中如他這般年紀的家中都會特意配通房丫鬟。可少年因身份特殊而成了意外,十四歲時家中給他配的卻是書童小七!這比不配還嚴重多了,這小七可是個跟他年紀相仿的少年。導致一時之間衛國公世子喜好男風的傳言在燕京變成了連路邊乞丐都知道的“事實”。尤其是平時的死對頭魏國公府的兩位小世子逢人邊說這事,使平時習慣仗勢欺人的衛大世子在自報家門後收到的不再是畏懼了而是用拳頭都塞不住的恥笑。

痛定思痛後衛大少爺決定以實際行動讓那些人閉嘴,尤其是魏家的兩頭豬!想到這裏衛大少不由生出一股豪邁之氣,一把撤了扇子,抬頭決定再找找合適的佳人,當然也好了讓更多人看到,正所謂眾口鑠金,也好洗白,,呸,是澄清自己。衛大少不由為自己的睿智笑聲來,尤自顧自的看著,全然忘了自己為了偷跑出來脫去國公府的衣服的事,此刻哪還有人認得出來,隻當是哪家的貴公子罷了。這種搬石頭砸腳的事,到時又不知要鬧出怎樣的傳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