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日本明治時代下半葉的日本禪師白隱一向受到人們的稱頌,人們稱讚他是位生活純潔的聖者。有一對夫婦是他的鄰居,開著一家食品店。這天,夫婦倆突然發現女兒的肚子無緣無故大了起來。夫婦倆大為震怒,追問女兒男方是誰?女兒在一再苦逼之下,說出了“白隱”二字。
夫婦倆怒衝衝地找白隱算賬,但白隱隻有一句答話:“是這樣嗎?”
孩子生下來,就被送給了白隱,白隱雖已名譽掃地,但他並不介意,隻是向鄰居乞求嬰兒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非常細心地照料孩子。
一年之後,那位沒結婚的年輕媽媽終於吐露真情,孩子的親生父親是在魚市工作的一名青年。她的父母將她帶到白隱那裏,賠禮道歉,並要把孩子帶回去。
白隱在交回孩子時隻輕聲說了一句:“是這樣嗎?”
有高度修養的白隱禪師,心地坦蕩,不在乎別人的誤解,為了孩子他可以忍受誹謗。他不點破年輕的孩子媽媽的秘密,對其“掩藏幾分”,是為了保護這姑娘免受不必要的傷害。在事情清楚以後,他也沒有對自己的善舉表現出絲毫自得,“是這樣嗎?”自家好處輕輕地就掩過去了。這才是“涵蓄以養深,渾厚以養大”。
在一家餐館裏,一位老太太買了一碗湯,在餐桌前坐下,突然想起忘了取麵包。她取了麵包,重又返回餐桌,卻發現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個黑人,正在喝自己那碗湯。“他無權喝我的湯。”老太太尋思,“可是,他或許太窮了。算了。不過,不能讓他一個人把湯全喝了。”於是,老太太拿了湯匙,與黑人麵對麵坐下,不聲不響開始喝湯。
就這樣,一碗湯被兩個人共喝著,兩個人都默默無語
黑人突然站起身,端來一盤麵條,放在老太太麵前,麵條裏插著兩把叉子。
兩個人繼續吃著。吃完了,各自起身,準備離去。
“再見!”老太太說。
“再見!”黑人說。他顯得很愉快,因為他做了件好事。
黑人走後,老太太才發現旁邊一張餐桌上,擺著一碗湯,一碗顯然被人忘了喝的湯……
人性本善,但如今卻成了“他人即地獄。”歌中唱道:“隻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但願人人都能知恩圖報,以德報怨,那時就不是人間,而是天堂了。
7.友善永遠比狂暴更有力量
一滴蜜汁比一加侖膽汁能捕到更多的蒼蠅。你不能強迫別人同意你的意見,但卻可以用引導的方式,溫和而友善地使他屈服。溫和、友善永遠比狂暴更有力量。
太陽能比風更快教人脫下外套,這是風的咆哮和猛烈攻擊所望塵莫及的。用鬥爭的方法,你會一無所獲,甚至損失慘重;但你若用讓步的方法,結果往往會出乎你的意料。
1915年,美國發生了工業史上最激烈的罷工,持續達2年之久。憤怒的礦工要求小洛克菲勒管理的科羅拉多燃料鋼鐵公司提高工資。由於群情激憤失去了理智,公司的財產遭受損壞,以致軍隊前來鎮壓,釀成流血事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民怨沸騰,局麵幾乎失控的情況下,小洛克菲勒後來卻贏得了罷工者的信服,局勢慢慢穩定了。小洛克菲勒花了大量時間走訪工人,嚐試與他們結為朋友,及時向罷工代表發表演講。這次演講不但平息了眾怒,還為他自己贏得了不少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