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雲南大墓
《五行位術之大屋疑雲》
易者,數也。世間萬物,皆有其道,其道之源,是為易數。
曆千年之演,派生出五行,八陣,陰陽,奇門遁甲等眾多分支。
五行者,是用金木水火土五種相生相克屬性作為成事之基本。今有較多用作醫療的五行醫術和用作占卜的五行卦術,但其還有另一支旁係,使用人數非常之少,且常被誤視作風水術,它就是:
五行位術
電化教室內,一群學生坐在下麵聽課,一個年輕的教授站在講台邊,身後是一塊寫字板。講台上放著一台筆記本電腦,邊上還有一台投影機。
教授:“這個世界上的事物分為兩種: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看得見的有很多,比如男人,女人,這個房間,我們身邊的一切的一切,又或者,第一排一直在說話吃口香糖的那個女孩子”
全班看向那個女孩子,都大笑不已,女孩白了一眼,不屑一顧地繼續嚼著口香糖。
教授:“看不見的呢,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被認知的,例如空氣的濃度,大氣的壓強,上述說的這些,都可以被稱為可認知事物。而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則是在這些可認知事物之外的那部分:既看不見,也無法接觸,但卻確實存在的事物”
教授轉身用黑筆在刻板上畫了一個問號
教授:“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物其實比比皆是。接下來我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那邊那位同學,麻煩幫我把燈關一下,謝謝”
坐在電燈開關邊的同學關上了等
教授打開投影機,牆上投出一張照片。
教授:“這是一張三個月前拍到的照片,有哪位同學能夠找出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那邊那位女同學,你來說一下”
女學生打量了一下照片:“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地方”
教授:“好的謝謝,那邊那位長頭發的男同學呢”
男學生仔細看了一下:“沒什麼特別”
教授:“好的。那讓我們把照片再放大一點看”
教授在筆記本電腦上操作了一下,換成了一張放大後的照片
下麵的學生全都驚愕不已,有人說了一聲“有張人臉”
教授:“這張是原照片放大4倍後得出的畫麵,就在這個地方,剛才有人說了,有張人臉”
教授在圖片上人臉的地方畫了一個紅圈
教授:“這是幾個月前我收到的一份投稿,是一個女孩子無意中拍攝到的。那麼有誰能告訴我這張人臉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呢?”
“切,這個太簡單了,用電腦ps一下不就出來了?”吃口香糖的女孩嚼著口香糖得以地說到:“要我做的話,2分鍾”
教授:“對,當代的電腦科技的確可以做到完美的修改,不露任何痕跡。不過”
教授特別走到女孩麵前對著她說到
教授:“原件是一張一次成像照片。我隻是把它掃進了電腦裏而已”。
教授示意開燈後返身回到講台
教授:“全世界每年都有一些人拍到類似的照片,這是一種偶然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那麼這些東西能夠被認知嗎?這也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講的主題”
教授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很大的字“認知”
教授:“大家對於世界的認知來源於哪裏?知識?經驗?老師的教授?還是其它渠道?我們和古人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哪裏?有人知道嗎?”
“我們有手機,他們沒有”
“我們有電視,他們沒有”
學生們回答。
教授笑著搖搖頭:“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古人對於世界的認知直接來自於自然,而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則更多來源於老師的教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古人對於世界的認知要比我們純粹的多,因為老師所教授的是經過老師的大腦,老師的老師的大腦吸收並且轉化過的知識,大腦就像是一個解碼器,經過解碼器的原始信息會因為解碼器的好壞和層次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人類雖然是在不斷進化和發展,但是同時,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解碼的步驟也在不斷的增加。所以,科學技術越發達,離自然也就越遙遠。因為科學更多的是建立在解碼後的基礎上,而不是源於最純粹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