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文帝朱允炆(1 / 2)

宮外隱約傳來士兵的廝殺聲和兵器的相擊聲。宮裏卻早已亂作一團。宮女和太監匆忙地奔走著,時不時還傳來一陣陣驚恐的尖叫,全然不顧他們的主子也許會因此而一怒之下將他們通通賜死,不給他們活著逃出宮的機會。

不過他們的確不用顧慮這個,因為此時,建文帝的權力已經在慢慢消失,“建文”這個年號,也即將隨著宮門的撞開而成為曆史。

建文帝朱允炆此刻跌坐在龍椅下,目光空洞而茫然。平日金碧輝煌的正大光明殿,此時卻門窗緊閉,說不出的慘淡和陰森。負責日常禦前侍奉的宮女和太監早已不見了蹤影,各自逃命去了,顯得大殿越發地空闊和寂寥。

“愛卿,”朱允炆用手對著他麵前跪著的四個臣子虛虛地抬了下,示意他們起來。“你們不用勸朕了,朕沒有保住自己的江山,愧對先皇的囑托,又有何臉麵再苟活於世上!”

“皇上!”四臣工之一的黃子澄哭著叩首道,“婁蟻尚且偷生,何況吾皇為真命天子,今雖有亂臣賊子篡位,並無民心;陛下此番出宮,仍有機會東山再起呀!”

“是啊,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眾臣紛紛附議道。

朱允炆感激地笑了笑,表情卻是異常愴然。記得幾年前,自己剛剛登基時,也是這些臣子,幾乎是用逼迫的口氣讓他殺了自己的皇叔朱棣,免得養虎為患。當時自己龍霆大怒,以以下犯上的罪名將他們降了職,沒想到,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陪在他身邊的,卻是他們。

朱允炆的眼中掠過一絲悔意,悔當初,不該充耳不聞逆耳忠言啊!他試著直起身,脊梁卻猛地撞到了自己原本倚著的龍椅上。他情不自禁地轉過身,摸了摸這把龍椅的扶手。正是這把龍椅,造就了他朱允炆一生的悲歡離合嗬!是它,讓他成為了一人之上,萬人之下詫叱風雲的君王;是它,使他和朱棣原本親密的叔侄關係產生了難以磨滅的裂痕;是它,讓他狠下心削藩;更是因為它,他們叔侄倆反目成仇,最終不得不以刀劍相對。

刻骨銘心的痛和咬牙切齒的狠糾結在一起,朱允炆重重地將麵前這把毀了他一生的龍椅推翻在地。“轟!”伴著一聲巨大的轟鳴聲,那把精致的椅子倒在了金鑾殿上。

可是,這轟鳴聲並不是龍椅倒下發出的。那是城門被撞開的聲音。緊接著,禦林軍與燕軍的廝殺聲,宮女和太監們的驚叫聲突然清晰起來,好像就近在咫尺。朱允炆知道,一切都結束了。再過一個時辰,不,半個時辰吧,燕軍就會擊潰自己的禦林軍,來結束自己的時代。

“不,朕絕不苟且偷生!”朱允炆咬咬牙,與其被逼宮受辱,抑或是亡命天涯,還不如讓自己死在這金鑾殿上吧,好歹也能保持這僅存的帝王的尊嚴。

“皇上!”朱允炆剛拿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匕首,一聲女子的呼喚卻使他的動作滯緩了下來。

皇後馬氏,疾步從偏殿走了出來。她今天裝束得異常華貴,甚至還穿了皇後的朝服,化了精致的妝。她的步態急而不亂,朱允炆和幾位大臣都為這小女子的鎮定一驚。

“皇上!”馬氏已走到朱允炆的麵前急急跪下。“幾位大臣說得對,您如果就這樣自盡了,又如何對得起先皇的重托?唯有今日逃過此劫,才能在他日東山再起呀!”

“皇上!”朱允炆剛要回答,少監王鉞叩首說,“皇上不可輕生,臣記起當年先皇升遐時,曾經留有一個箱子,說子孫如有大難,可打開箱子查視,自有方法。陛下何不試一試呢?”

朱允炆點點頭,說:“也好,先皇或許早就預料到朕有此劫難了。拿來看看吧。”

一盞茶的功夫,幾個臣工已把放在禦書房的一個鐵箱子抬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