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式微,式微,胡不歸(壹)(1 / 3)

宋玦的第一世似乎總是頗為好笑的,他有時候自己想想也是這麼認為。許多人都說他冠蓋滿京華,說他權傾朝野,翻雲覆雨之類,毀譽參半,他也絲毫不在意,隻是偶然一次登上酒樓,聽著說書先生對他種種“豐功偉績”的概括時,那雙總是寒意凜凜的桃花眼倒是露出了些許的笑意,他真心笑道:“倒是讓人沒想到是,本官的豐功偉績真是已經深入人心了,對此本官頗感欣慰。”直把旁邊跟隨著的官吏嚇了一跳,把那說書先生訓斥了一頓。後來事情的結果,還是他從別人那裏聽來的。

作為連中三元的人,他總是會引起許多舉子的一陣豔羨,許多同僚的嫉妒,相反他卻十分厭卻這些。在瓊林宴之際,觥籌交錯,歌舞紛揚卻沒有心情去欣賞,趁著酒醉的借口離席,在皇宮裏瞎亂逛。隻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亂逛之際竟遇上了一個改變他命運的人。後來宋玦做了個假設,如若當時他沒有遇見那個人,是不是他便能一輩子青史留名,不再背負亂臣賊子的罵名,可是也隻是想想罷了。若真是後悔那些事,他就不是宋玦了。

宋玦的字便是式微,很古怪的字,因此沈懿也經常詢問他的字的含義。沒錯,沈懿便是他遇見的那個人。沈懿是一個不受寵的皇子,據說是由於他的母妃出身極為低賤,而且臉上還有著一塊詭異的紅色胎記,因此不怎麼受眾人喜愛。不過宋玦在看到這位皇子時,便立刻改變了印象,直覺告訴他這個人不好惹,也不能惹。事實證明宋玦的直覺確實沒有錯誤,但也就因為這些直覺也害了他,最後落了個身陷牢獄的下場,說不清是該為他悲哀亦或是什麼。

不知怎的,宋玦升官便升得很快,庶吉士,兩年的翰林學士,三年的太子詹事,最後便是四年的太子太傅,將近十年的時光匆匆而逝,而他卻從不鑽營仕途,倒是和眾皇子打成了一片。隻不過他內心中仍然偏向於沈懿,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是為什麼,隻是他看到那雙眼的如枯井般深邃時,忽的想起了過去的自己。

過去的他便是和沈懿的處境極為相似。身為一個外室子,受夠了常年的侮辱與嘲笑,有時更甚時還會平白挨一頓暴打,隻是因為他這個外室子丟盡了家族的顏麵,使他們在京城中抬不起頭來。母親被宋府的那一家子逼死,他於是幹脆利落地發誓自己有生之年絕不踏入宋府一步,自此所有關係全部被他親手斬斷。當時京城為此鬧了一場風雨,罵他為人狠絕,他也隻是笑笑,不置與否。隻是那一天,他在母親的墓前呆了一天。

但宋玦知道,“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夢想遲早會要實現,他和沈懿終究不同。他的這一身命運中在這場表麵平靜內裏風起雲湧的爭奪皇位的戰爭中如履薄冰,步步艱難。而沈懿卻隻是坐看他們爭鬥,悠哉遊哉。別看他表麵上的悠閑愜意,實際上宋玦清楚地知道沈懿是個老狐狸,隻是表麵裝傻而已。手段並不高明,卻掩住了所有的野心。

偶爾一次,便是在翰林院的時候。他斜倚著院中梨樹的枝幹,桃花眼微眯,仰頭看著與自己一番身高的的青年。青年臉上的的胎記在他的幫助下已經褪去,劍眉朗目,身姿挺拔似玉樹,芝蘭俊美。頭戴玉冠,著絳紫便袍,正是被人稱為美姿容的少年郎。此時青年隻是笑著問道:“不知,太傅您,究竟站在哪一支隊伍中?”

“嗬,”宋玦笑道,“不妨你猜一猜我心中的想法?”

“呐,太傅您的想法不好猜,所以我也沒有興致去猜。”

“在告訴你我的想法之前,我先問你兩個問題,答對了我便告訴你,若是答錯了,那就不好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