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信心(2 / 3)

他們沒有信心,因此,他們也沒有希望。〔印度〕泰戈爾:《戈拉》

信心使一個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東西。〔英〕德萊頓:《劇詩論》

對自己有信心,是所有其他信心當中最重要的部分,缺少了它,整個生命都會癱瘓。〔英〕羅伯·希理爾:《智慧的錦囊》

發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氣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進。〔法〕巴爾紮克:《人間喜劇》

在真實的生命裏,每樁偉業都由信心開始,並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德〕奧格斯特·馮·史勒格:《智慧的錦囊》

我發現如果我對自己有信心,並對自己斟酌再斟酌的意念有信心,我便總是大獲全勝。〔美〕查爾斯·F·吉特林:《智慧的錦囊》

有了信心,你就會在你嚴肅的獻身生活中找到樂趣。〔印度〕泰戈爾:《戈拉》

人生固然有陰晴悲歡,但隻要擁有信心,必定會有好的結果。〔日〕邑井操:《決斷力》

一個成功者之所以與一般人不同,就在於他能在勝負未分之前對自己有信心,然後以思考去謀取勝利的條件。〔日〕邑井操:《決斷力》

立誌是事業的大門,信心是事業的立腳點。〔中〕劉吉:《與中小學生的對話》

切莫垂頭喪氣,即使失去了一切,你還握有未來。〔英〕王爾德:《書簡》

一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則不能帶給別人信心;已經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英〕阿諾德:《智慧的錦羹》

卓越的藝術成就隻有用眼淚才能取得。誰不備受折磨,誰就不會有信心。〔法〕安格爾:《安格爾論藝本》

亮光是能使人產生信心的。〔法〕雨果:《九三年》磨練

人才由磨練而成。〔中〕蔡鍔:《<曾胡治兵語錄>序及按語》

多經疾苦,可與謀攝生;多曆憂患,可與圖涉世。〔中〕徐楨稷:《恥言》

沾枯發枝葉,磨鈍起鋒芒。〔中〕白居易:《渭村退居》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中〕孟子:《告子下》

有誌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營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中〕顏之推:《勉學》

砥勵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詩書壁立,非我也,而可以厲心。〔中〕劉向:《說苑·建本》

成德每在困窮,敗身多因得誌。〔中〕王豫:《蕉窗日記》

煉心如煉金,百煉而後為真金,百煉而後為真心。〔中〕金纓:《格言聯璧》

物不經鍛煉,終難成器;人不得切琢,終不成人。〔中〕李贄:《焚書》

須知極樂神仙境,修煉多從苦處來。〔中〕袁枚:《小倉山房詩集》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中〕金纓:《格言聯壁》

受不得屈,做不得事。〔中〕申居鄖:《西岩贅語》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中〕歐陽修:《五代憐官傳序》

自古飲腸出奇策。〔中〕元好問:《女兒山避兵》

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中〕李鹹用:《送譚孝廉赴舉》

君不見長鬆臥壑困風霜,時來屹立扶明堂。〔中〕陸遊:《讀書》

古人大業成,皆自憂患始。〔中〕劉岩:《贈人》

必有大凋落,而後有大發生;必有大摧折,而後有大成就。〔中〕俞文豹:《外集》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中〕劉禹錫:《砥石賦並序》

功名多向窮中立,禍患常從巧處生。〔中〕陸遊:《讀史》

人能咬得菜根斷,則百事可做。〔中〕張泰來:《江西詩社宗派圖錄》

未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中〕馮夢龍:《醒世恒言》

天將與人,必先苦之;天將毀之,必先累之。〔中〕劉向:《說苑·說叢》

木以繩直,金以淬剛,必須砥礪,就其鋒芒。〔中〕:《太平禦覽·雜物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