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橋頭的楊再興已經成為了一座站著的豐碑,在他的身後,是三百壯士的遺體,是他們用鮮血為自己鋪就的衝鋒之路。他的麵前,是三萬引弓待發的金軍,然而他們顫抖的雙手,卻出賣了他們對橋頭那個天神一般的男人的畏懼。
其實楊再興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他用左手抓著橋頭的石欄,右手的銀槍杵著地,這樣才能保證他不會倒下去。他已經沒有能力再向前一步,雖然他看到那個身穿金甲,胸前戴著金狼頭的金軍統帥距離他已經是如此之近。
身上插著的上百隻羽箭,幾乎放幹了他的鮮血。因為失血過多,他的眼中已經是一片迷離,除了王旗下那耀眼的金光,他已經看不到敵軍手中的弓箭。他也聽不到了,聽不到橋洞裏呼嘯的秋風,聽不到敵軍陣中因為恐懼而發出的怯怯私語,甚至聽不到自己的心跳。
他的臉上居然露出了微笑,那塗滿血汙的臉上現出了兩道白白的牙,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一個麵對著死亡的人何以如此灑脫。
“巍巍深山,悠悠千年,壯我族魂,不死不還!”
“巍巍深山,悠悠千年,壯我族魂,不死不還!”
楊再興一遍一遍的低聲吟唱著自己的族歌,歌聲以似乎把他帶回到家鄉的雪峰山,帶回到那無憂無慮的童年。也是伴著這低沉的歌聲,楊再興回憶起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幕幕。
他想起了父親在他離家時對他的諄諄教誨,“再興啊,為父老了,不能再帶著大家上戰場了,以後飛山蠻一族就交給你了。照顧好你的弟弟妹妹,照顧好你的母親。你雖然是個苗人,可我們卻是楊門之後,雖然朝廷待我楊家多有不公,可是你卻永遠不能忘了,你學的槍法是楊家槍,你身體裏流的是楊門血,莫忘了我楊家的忠誠與勇武。”
他也想起了初識嶽飛時自己殺其胞弟,嶽飛卻能對自己說的那句:“吾不汝殺,汝當以忠義報國。”從此以後自己在嶽字大旗下征戰了十幾年,殺敵無數。
他也想起了初識嶽雲之時,自已與這個小上自己十幾歲的年輕人擊掌盟誓,共同約定:“胡虜不破,誓不還鄉!”的誓言。
思考之間,或是一瞬,或是千年!
金軍王旗下的兀術,撒八孛堇以及另外兩位萬夫長都已經被楊再興的英勇所震撼,久久不言。過了許久,兀術才指著楊再興說道,“本王以前以為漢族除了西楚之霸王,魏之冉閔外再無英雄,如今看來,是本王錯了!”
兀術是多麼的愛惜眼前的這員悍將,如果這是在遼北女真諸部混戰的戰場上,他一定想盡辦法招降此將。可是,如今自己與宋人進行的卻是一場滅國滅族的戰爭,民族大義之前,如此血性的漢子怎會屈膝?
其實兀術內心雖然崇拜漢人文化,可是卻從來輕視宋朝的戰力。也許漢人在漢唐之時尚能臥馬揚鞭,指點江山。可是到了宋朝,驕奢淫逸的生活已經讓漢人失去血性,而地處苦寒之地的女真勇士在百年的苦難史中越戰越強,這也是支撐所有女真族人敢於與大宋這個強大自己十倍百倍的敵人亮劍的原因。
可是如今,橋頭的這位勇士卻用一己之力打碎了王帳突騎這隻女真精銳的全部尊嚴,讓不可一世的女真人知道了漢族戰士的血勇,也知道了麵對真正的死士,自己也會害怕,也會逃跑。
“如此壯士,也許戰死對他來說才是最好的歸宿吧,本王就成全了你吧!”下定決心的兀術舉起右臂,輕輕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