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都是河南路的人,可以說是同鄉,而且二人都是魯莽好戰的性格,自然能一起喝酒一起吃肉,好不快活;然而兩個人又都是嶽家軍中急先鋒似的人物,每每因為爭取先鋒這一任務吵的是不可開膠。董先旗下的踏白軍,也和牛皋的遊奕軍軍製相當,都是以輕騎兵為主,十分適合當成先鋒使用。
兩人這一爭就是多年,期間也是互有勝負,輪流充當先鋒,可是卻從來沒有傷害兩個人的友情,反而兩個男人在多年的戰爭生活中結下了真正的生死之情。
“二位將軍先不要爭著出戰,現在的情況較之十日之前,已是大大的不同了。”隻見說話之人生得俊朗瀟灑,好似玉麵書生一般。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個長得像極了書生的中年人可是一點都沒有書生的斯文,他就是嶽家軍中的二號人物,王貴。
說起王貴,可以稱得上是嶽家軍中最足智多謀的將軍了,不同於嶽飛統軍時的嚴謹大氣,不施詭計,也不同於牛皋,董先的猛衝猛打,王貴用兵一直是以奇取勝,詭計百出。所以每次作戰之前,王貴的發言總是最讓嶽飛重視的。可是別看王貴長得斯斯文文就被他騙了,在戰場上,王貴也是一員敢於衝鋒陷陣,斬將奪旗的猛將。一身弓馬武藝,在高手如雲的嶽家軍中也是難逢敵手。王貴這一說話,眾人已是知道王貴肚子裏有了打算,都靜靜地準備聽下去。
王貴接著說道:“現在張、楊二位將軍已經回臨安了,現在我軍對金軍已經沒有了兵力上的優勢了,我軍和兀術所部都是十萬人,而且金軍隨時可能有後援到達,兵力上我們甚至處於劣勢。我軍軍糧即將用磬,三日的軍糧即使再節約,也挺不過十日,軍中無糧,如何讓士卒作戰。還有就是兀術現在地處東京城外,一旦野戰不敵我軍而退守東京,那時哪怕他還餘下三萬人,我軍也是難以攻破東京堅城的。種種困難之下,不是一次衝鋒就能解決戰鬥的,再說了,即使是他肯跟我們打野戰那麼野外兩軍對壘,二十萬人的大戰陣,也不是三五日就能決出勝負的。”
注:
一,這裏說到牛皋所率的遊奕軍,董先的踏白軍,還有前麵提到的背嵬軍,我就順便在這裏介紹下嶽家軍的軍隊編製,嶽家軍至少有十二統製“軍”:背嵬軍;前軍;右軍;中軍;左軍;後軍;遊奕軍;踏白軍;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水軍。其中背嵬軍是絕對主力,而且編製最大,有八千騎兵和七千步兵;遊奕是巡回的意思;踏白是武裝偵察的意思;其它軍名都是增長士氣的軍號。王貴任中軍統製,張憲任前軍統製,這二人是嶽飛的副手,嶽飛不在時可代替嶽飛指揮其他統製,主持嶽家軍全軍的事務;徐慶、牛皋和董先三人最為善戰,此五人是嶽家軍的中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