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真教氣運如虹,僅過了一百多年就橫掃紅塵大陸三教九流,廟堂江湖。其中遭受重創最嚴重的是武道,其次就是文壇。
像江家這樣的書香世家傳至今日自然很失落。**山今年一百六十歲,在教祖慕容紫萱下界傳道之前人們尊稱他江老。敬他的文采,求他的字畫。到如今一百年過去了,人們見了卻隻喊一聲江老頭,往往還伴隨著幾聲嘲笑。**山的兒子放蕩不羈,交友眾多,在十年前就隨著幾位眼界開闊的文壇好友,拜入了九大修真門派之一的流星派門下。**山失落之餘,便將希望寄托在獨孫江心的身上。
江心天資聰穎,悟性絕佳,七歲就能成文。十歲時站在麥田吟出一句:東風不釋卷,萬苗竟讀書。哄得**山老懷大慰,感歎傳承未絕。
等江心長到十六歲,翩翩美少年風采與腹內詩書相映,引得漁村少女頻頻暗送秋波。這少年性格也是極好,雖不喜多言,卻十分多禮,從不引才自傲。
江家居住的漁人村落十分貧窮,村中孩童自幼開始學習結網捕魚,做飯洗衣。現在文教不興,村中連一所私塾都沒有。即便在一百多年前,這些漁家孩子也很少學習文字。江心便求爺爺在漁村西口的桃花林建了幾間茅舍,紮了籬笆院牆,掛了個私塾的牌子。
他想教這裏的孩子識字,盡管文教不興但是無論各行業還是離不開基礎文學,就算你去修真,起碼也要看懂法訣才行吧?
由於私塾不收錢,大家很願意讓孩子來這裏學習識字和基本算術。不過這些孩子受家長教導隻肯學習簡單的文字書寫和基本算術,對於詩詞歌賦敬謝不敏。大部分兒童念過三字經和百家姓就輟學回家學手藝去了,家境好點的也不過撐到千字文結束,這讓江心好生惆悵。
**山年輕的時候與棲霞鎮首富燕楨定有一樁娃娃親,奈何當時兩家生的都是兒子,於是相約等到第三代完成婚約。誰知歸真教橫空出世,天下因此曆經動蕩。政治、信仰皆變,唯有真金白銀不變,那燕家依然是棲霞鎮乃至整個淩雲城數一數二的的豪門。而文壇江家卻沒落到無人問津,隻在些許老人閑談時才偶爾為其感歎幾聲。兩家的關係隨之降溫,漸漸疏離許多。等**山將家安置在棲霞鎮西南的漁人村落,與燕家徹底斷了來往。
後來燕楨有了孫女燕缺,恰好與江心同歲。相比江心的天才文思,燕缺的出生更為不凡。一落地,就有天姥山聖女親自下山來到棲霞鎮,關照燕家說此女與她有緣。剛滿五歲,燕缺就被帶到聖女門下參悟道法,遠離塵囂。
聖女何等人也?教祖慕容紫萱在紅塵大陸的親傳弟子一共就兩個:明月帝主掌塵世,聖女監管教務。她的名望,在俗世之中就像神仙一樣高高在上。
燕缺喜穿白衣,弄青劍,時而踏雲而起,時而臨澗獨立。聖女門下自無男弟子,燕缺也自幼修習那種隔絕七情六欲的心法。然而女子十六,難免望月生恨,見花起憐。燕缺修為已經到了修真第三重太虛合意境界,築基大成,通靈透徹。盡管師門萬般好,心中仍有迷惑,芳心絲絲點點切切,修為止步不前。
修真分九重,分別是:三重意,三重法,三重心。三重意指的是先天真意,盎然春意,太虛合意;三重法是道法自然,心法自然,萬法自然;三重心是玲瓏心,珈藍心,涅盤心。
這一日李北鬥召見燕缺,說出一番關於她身世的長話。此時燕缺才知道自己家遠在萬裏之外的淩雲城棲霞鎮,聖女要她回家走一遭,報答父母生身之恩,了斷一樁情緣。
“雖然你們兩家都不再提婚約之事,然而畢竟此事在棲霞鎮流傳過。你將來是天姥山的下一代聖女,一生沾不得半點情緣上的因果,為師希望你親自出麵了解江家的婚約。”李北鬥如同一位慈母,安靜耐心的說出自己的意見。
“婚約?怎麼還有這種事?”燕缺迷惑不已。
“那男子如果好相與,不妨贈些靈丹清露給他,算作補償。如果無理取求,一劍殺了便是。”李北鬥說完閉上雙眼,神遊虛空,入定冥想去了。
李北鬥領師命下山,先回到燕家呆了月餘。燕缺五歲就上天姥山,與父母的情分很淡薄,遠不如師門親密。她父母也是如此,待她如同招待貴客,誠惶誠恐。能在燕家呆上一個月已經是燕缺所能承受的極限,留下大把丹藥,幾升仙露,燕缺就離開了燕家。
下一處自然就是找那江家少年,燕缺道心通明,凝神一聽十裏方圓皆可細聞:顛勺擦鍋,燒火劈柴,床頭細作,甚至小解的滴瀝聲都可察覺。
萬千聲音中一絲清明的讀書聲聽起來極為悅耳,讀的是古唐李商隱的一首《蘇小小墓》: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鬆如蓋。
風為裳,水為珮。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此時正黃昏,紅日漸漸隱沒於海麵。隨著清涼的海風,四時不謝的桃花香和海水的鹹腥一起送到燕缺的鼻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