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夜與詩(1 / 3)

“編號px2的樣本,導入受體細胞試驗,在9點前又完不成了吧,再這麼下去今晚又得熬夜咯。”葉誠又一次抱怨著,懶散地癱坐在椅子上。

“第62次了啊,沒有特別的情況,估計探針還是檢測不到突變呢。”隻有雪蔚搭理了葉誠一句,隨即又投入到基因檢測實驗中去。

葉誠所在的地方是中國國家航天局的第三航天基因研究所(簡稱“三所”),主要是對宇宙及各空間中基因可能出現的變化進行研究。比如在無重力、真空或是輻射等環境中,生物的基因活動可能會發生重構,而在此過程中,如何人為地去預測、幹預及調整基因鏈段,現階段逐漸成為宇宙航天學中一個重要的課題。

在三所的第七研究室中,十六台冷凍離心機在高度達12米的空間中並列為2排,不管在研究室的哪個角落,都能聽到這些儀器高速旋轉而產生的低沉共鳴震動。此刻,除了寥寥無幾的研究人員,可動的物體就僅剩這數十個機械抓臂和基因探針,同時上百個基因樣本在計算機的分類下排隊進入離心機,分離出dna片段,再使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並由探針進行重構。

葉誠帶上立體投屏眼鏡,在數百個觀測樣本中,選擇了px2,隨即一個螺旋的dna鏈便透過投屏眼鏡懸浮在眼前。葉誠雙手在身前稍稍拉伸,右手在上,掌心相對地順時針交叉旋轉,使這個螺旋體的底端正麵對著自己,接著轉動右手食指,將樣本放大到1000x倍。然而,他看著放大後基因末端的黑色條帶仍是沒發生任何變化,失望的皺了皺眉。

今晚有點特殊,第七研究室的成員都不約而同的在加班。除去葉誠,其餘留在所裏的3人分別是劉主任、雪蔚和李大政。

“我說雪蔚,你一個年輕大閨女,這樣每天守著樣本不怕找不到對象啊。”“關你屁事,好像你老是賣弄那些外門邪道的學術理論騙小妹妹,我鄙視之極!”為了緩解研究室中的枯燥氛圍,葉誠總是喜歡向著小他幾歲的雪蔚打趣道。嚴格來說,不到30歲的葉誠能進來三所,的確是因為過人的造詣,其兩年前發表的《第六感與基因磁場》論文,讓國內的物理和生物界對這個29歲的年輕博士產生了一些爭論,而論文中所涉及的論述與自證,用通俗的話來說,的確可以稱之為腦回路清奇。

雪蔚則是標準的知識分子後代,父親是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的司長,母親則是海大的遺傳育種學教授,作為一個標準的學霸,不僅繼承了父母優良的基因,更加難得的是,一米六五長腿細腰這種東方女生嬌柔的身材,加上網紅的五官,令她成為了所內的一朵名花,借故串門的追求者,比比皆是。“可惜啊,這個死腦瓜學術腦袋,浪費了這幅好底子”葉誠心裏想到。

劉主任呢,今天與某位客人從早到晚呆在會議室,已經整整十二個小時,也沒過問實驗結果,這讓葉城感覺有些奇怪。“話說你知道今天劉主任會見的是什麼客人?都九點了”“好像是nasa駐航天局的基因宇宙工程代表呢,叫羅德斯。聽老爸說今天是lhc(大型強子對撞機)重啟後首次進行粒子撞擊實驗,下個月貌似還要進行高能粒子撞擊,今天隻是重啟後的實驗撞擊準備階段,如果一切順利,未來幾周lhc將逐步提升運行功率,對撞擊產生的亞原子碎片進行仔細研究。這個在科學界都是大事啊,雖然和我們沒啥直接關係,但好像主任他挺關心,前期還專門讓我邀請羅德斯今天過來一起看直播,話說這個時間對撞機應該開始啟動了吧。”隻要稍微打開話匣子,雪蔚便會講個不停,葉誠捧起手中的咖啡,慢慢的含了一口,有點酸澀,但挺能提神。

“第一次實驗在08年吧,記得當時我還想方設法想找到對撞數據。不過那時候沒要到,論文理論全靠自己腦補。”葉誠接著她的話說。

時間指向22:19分,px2樣本已經完成,實驗結果仍在計算中。葉誠一條條瀏覽著受體細胞的數據,但還是一如既往,dna片段並無無法在受體細胞的維素膜上雜交成功。可奇怪的是,有一條監測數據卻產生了異常,該項數據原本是用來評估磁場力對於實驗過程的影響,避免對實驗結果造成偏差而設定的參考指標,平常應該異常穩定,且最近也無的地震、軍事演習等行為的預警或報告,為什麼輻射磁場力指數會偏高了兩個子量級呢。

葉誠摘下投屏眼鏡,揉了揉眼睛,將思緒放空。“lhc的對撞實驗?不會那麼巧吧,這裏離日內瓦大概有9500公裏,難道輻射電磁效能穿越了空間,在這裏都能探測到?”

“你在幹嘛,發什麼呆,還不走?”葉誠想得太入神,並沒有發現雪蔚就站在座椅旁邊,“啥?噢,我在調整一下實驗數據,px2的測試環境好像有點問題”正說著轉過身來,剛好看見雪蔚白色的襯衣貼著的小腹和肚臍,略帶一絲隱約的透,葉誠也不好將目光上移一分,畢竟實驗室的led亮度那麼足,葉誠一米八身高的坐姿,視線足夠平視到那對玲瓏的球體,會略顯尷尬。葉誠心裏又動了下這位26歲小姑娘的歪腦筋。

“你開車了嗎?今天晚了,我送你一程”“沒,我是偶爾是環保主義者,能趕上班車就回,趕不上就睡這,雪蔚你不是打我主意吧,這個入夏的夜晚,按照基因學來說是多巴胺分泌的交配季節啊,是不是你體內的激素對你的行為造成了啥影響?”葉誠賴皮著說。

“少廢話啊,今天太晚了,而且爸媽都在外地出差,我回航星公寓,明天一早主任還找我有事呢,哪像你,明天又去企業偷懶。”雪蔚反駁道。

“我可不是偷懶,葛蘭克集團可是聘我當基因顧問列席,明天的發布會還是得賣個麵子去坐坐。”

三所位於距離海南尖峰嶺自然保護區邊境西側的20公裏處,主體建築在地麵上共有十六層,距離海岸線1公裏,建築占地約四個足球場,遠看像一個扁橢圓形的體育館,建築的外環是工作區域,內環是像橫切麵樹幹年輪一般環狀的結構,靠近中心則是一個圓柱體,整棟建築上層表麵由一個中央天窗、八個半圓形天窗圍繞、外牆體是無框架鏡麵反射玻璃組成主要自然采光材質。同時中央圓柱結構被橫切為四個研究區域,分別是無重力真空域,深海壓力域,人工雨林域以及電磁輻射域。兩人走過外層半個年輪的距離,通過電梯來到地下四層的停車場。這個時間,停車場隻剩下寥寥無幾的車輛停靠著,有點陰森,雪蔚看起來有點害怕,悄悄貼著葉誠的右臂,在身後碎步走著。沒有了汽車發動的熱量,雨林的泥土味透過通風口傳到地下,摻雜著停車場的膠麵,有一種奇怪的味道。

三所離航星公寓大概20公裏,由於要穿越雨林,因此連接海涯市的528公路中的一段,被搭建成了半圓形的高強度玻璃隧道,每當夜晚月光從兩邊的椰林透射下來,就似一縷縷藍光、傾灑在人們臉上,柔而寧靜。雪蔚開了定速巡航,葉誠不一會就睡著了。

過了十來分鍾,接近三所的生活區地方,燈火逐漸多了起來,左邊的兩棟淡藍色長方體就是航星的ab棟,連接著右邊有五層裙樓建築物,是各種生活設施,還有一棟單獨的是警備局,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分布。進入生活區前需要通過關卡,警備拿著紅膜掃描器對準兩位進行了登記才予以放行。

說是生活區,其實離市區還有50多公裏的路程,自從三所成立以來,這裏便承載著2500名科研人員及其家眷的生活,地方雖然不大,但是生活品質還是挺有保障的,後勤和文宣部門負責著日常的物資供給和娛樂活動,電影、酒吧、洗浴、健身一樣都不少。有的人不習慣,那也沒關係,因為可以選擇開70公裏回市區上下班,也不是不能接受。

“到了啊,先回了~”葉誠說著,“靠,你也不說聲謝謝阿!”雪蔚嘟囔著將車開進了a棟地下車庫,“謝謝哈,早點休息。”,葉誠對著她回了個心不在焉的笑容,咖啡的藥效明顯已過,連續3晚的加班讓葉誠已十分疲倦,隨身便推門走進了b棟大樓。

“葉先生,歡迎回來,房間溫度已為您調節成24度,濕度65%,熱水42度,有兩件快遞位於b棟大廳,待您領取”,葉誠進門後,智能管家一如既往的播報著。如果可以,真該將生活ai設計的更擬人化,或加入一點幽默元素,這樣回來也會感受到家的溫暖吧,他想到。“體重76.5公斤,體脂12%~”,ai又補了一句。“媽的,又胖了。”

洗完澡後,葉誠坐在了電腦前,“收到一封邀請函,是否進行虹膜解鎖”,彈出提示引起了他的注意,正常來說,一般內部郵件並不會設置這樣的加密方式,並且還隱藏了發件人,一種莫名的好奇感驅使他打開這封郵件。左手橫向一撥,出現了一行數字“06031450、05902481、46096152”,除此之外,什麼都沒。對於葉誠來說,數字類的內容應該是十分敏感的,可目前來看,這三組數字均比較孤立,回憶了下最近的工作,生活接觸的人與事,也無所收獲。也許是惡作劇吧,他想。但即使這樣,這三組數字也在葉誠的心理留下了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