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前塵(三)(1 / 1)

慕北芫指指對麵的位置示意羅衫坐下,替她斟滿一杯茶。羅衫不敢接,畢竟身份有別啊。慕北芫隻是看她一眼,將茶水放在她的麵前,便自顧自的喝自己的茶去了。

在一旁坐立不安的羅衫,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慕北芫的臉色,見沒有發現什麼異樣便又將視線轉回到那杯茶上麵。茶是並不是用傳統的瓷杯盛著的,而是用琉璃盞盛著的。

色澤鮮亮,茶杯裏的茶葉開始茶葉全部衝向上麵,繼而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渾然一體。端起茶盞,掀開琉璃蓋,湊近一聞,清香馥鬱。並且公主按照公主行雲流水,頗具風範的動作,應該,不會,差到哪裏的哦。

再次小心翼翼的看一眼慕北芫,卻發現對方連眼神都沒有給她。端起茶盞,準備品飲。作為一個有茶道熏陶的人,麵對一杯茶,哪怕它可能很難喝卻也會憑借著良好的素質,慢慢品嚐。

因為是新茶,當茶送入口之後,醇厚鮮爽的感覺撲麵而來。這茶葉用的是天山上的天山銀針,入口則清香沁人,齒頰留芳。天山因為那常年纏繞的霧所以水質與空氣變得極好,雖然那水質比不得聚集的甘露,但是這水養育出的水確實是頂好的。

天山也種茶,但是以這天山銀針為最。這天山銀針茶芽挺直,布滿白毫,形似銀針而得名天山銀針。它長在天山最高處,傳言啊,那茶是天上仙人遊經此地的時候不小心掉落凡間的。

這茶啊是偶然間被一個農夫所發現的,傳說他家貧,所以經常上山打獵,偶然間發現這麼一片茶林,他發現啊這樹及葉子好像都在散發著瑩瑩綠光,晶瑩透亮看得他心生歡喜,便摘下了一些,放在早晨被他用來包饅頭的方巾裏。

回到家,他的妻子將背簍全部拿進了廚房,把方巾放到灶台上,明天還要用這個給丈夫裝早飯呢。因為急著去替丈夫盛水,洗手,而葉子的分量也不太重,就沒來得及發現裏麵所包裹的樹葉。廚房裏的鍋裏正燒著水,正準備放米,因丈夫回來還沒來得及下鍋呢。

這家裏,有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平日裏最喜歡偷偷摸摸的到廚房裏找東西吃。這日,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廚房,躡手躡腳的走到灶台邊,就看到了鼓起來的方巾,他的記憶告訴他那是爹爹裝早飯的方巾。孩子以為有什麼好吃的,靠近灶台,因為人太矮夠不著。

他思緒一轉就從柴火堆裏拿出一根柴,用柴挑挑方巾,沒能拿到方巾,倒挑散了方巾。最後將方巾一挑,方巾倒是掛到柴上,可裏麵確實什麼東西也沒有,小孩撇撇嘴就跑遠了,其實小孩不知道方巾裏包著的樹葉全都落到了鍋裏。

小孩離開不久後,小孩的母親走進廚房看到鍋裏麵飄著綠油油的樹葉子,而那鍋水也變得色澤鮮亮起來。那女子有些好奇,便拿起鍋鏟舀起一些送到唇邊,飲上一口,香氣逼人。

從那以後這茶啊就流傳開來,先是在十裏八鄉流傳,後來被一頗有經商頭腦的人給推廣開來。其實這茶啊並不容易采摘,那獵戶不過是為了討生活才會克服困難上山的。所以,這願去采摘的人並不多,去的人大多是鄉裏麵家貧的人。而天山又是山,所以啊,這交通並不發達,所以這一季流傳到市麵上的茶葉就不多了,物以稀為貴,自然這價格就高了。

慕北芫靜靜的看著羅衫眼裏所冒出的驚喜與享受,並不說話,她又偏過頭去,看著那堵牆,牆上盛開著迎春花。

一杯茶盡,羅衫還有些意猶未盡。這個時候,慕北芫放下茶盞,緩緩開口“羅衫姑姑喝了我一杯茶,自然也應該要幫我一個忙作為交換吧。”

羅衫小心的打量慕北芫,可慕北芫低著頭她看不清表情。羅衫對於慕北芫的舉動還是有些驚駭的。慕北芫喚她羅衫姑姑隻不過是看在先後的麵子上,雖然她身份卑微但好歹也是個老人了,所以這麼一聲羅衫姑姑她就戰戰兢兢的接受了。可,現在,這事兒由得她做主嗎。

看著羅衫的遲疑,慕北芫眼裏的光明明滅滅的,又送一口茶到嘴裏“羅衫姑姑,你好像忘了,你喚我什麼。”慕北芫的聲音還是沒有變化,隻不過有些飄渺了,就像她的人一樣,讓人看不透,捉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