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隱居之地(1 / 2)

一個能力那麼強的人,不去世界舞台上征戰,反倒是在各個邊境多管閑事,簡直就是狗拿耗子!

非洲與世隔絕的大草原,一群受災的民眾被陳古帶到這裏,他們在這裏開辟家園,重新生活。雖然艱苦,但是勝在沒有戰火的侵襲。

雖然非洲存在覺醒的異常生物,但陳古為這裏設下了固定的循環空間之門,足以庇護這些受災民眾一方安全。

循環空間之門就是陳古將空間之門的倒向連成一個循環。

有人從這裏闖入,會穿越空間,從同一個地方出來。

隻要想要上前,就會始終困在這個地方,除了離去和放棄,沒有別的選擇。

隨著陳古陸續轉移受災民眾過來,這裏環境越來越好,人們互幫互助,逐漸形成有規模的聚集部落。

這裏除了覺醒生物的威脅,方圓幾百公裏都沒有其他勢力,這些人不用擔心被同胞用戰火打死。

形成規模後,這些人便自己修築防禦城牆,修建房屋,越發自成氣候。

慢慢地,他們懂得和覺醒生物對抗,也不再需要陳古循環空間之門的保護。

這些人在聚落中心豎立起陳古的雕像,將陳古奉為恩人,永遠不忘。

華夏的疆域高原上,這裏環境惡劣,空氣稀薄,過去是貧苦之地,人口密度低。

戰爭爆發後,這裏反而成為了一處難得的寧靜之地。

在山脈圍繞的一處高原腹地,陳古帶了一些這裏難以找到的吃食來到,立即有幾個小孩子圍了過來,在陳古身邊又蹦又跳。

這裏是陳古為受災民眾尋找的另一個,不受戰事打擾的地方。這裏有非洲大草原那裏不具有的優勢,天朝的災害除了下雨的問題之外,並沒有什麼生物進攻人。這裏又是高原,降雨影響在這裏較小。

所以這裏的環境還是不錯的。

但這裏也有不如非洲大草原的地方。那就是高海拔,環境當中的資源較少,人們在這裏生存,想要獲取足夠的食物,自給自足較為困難。

在這裏,人們隻能種植特定的植物,通過畜牧來維生。相對來說,食物獲取周期要長一些,也要單一很多。

所以這處地方,陳古轉移過來的受災民眾並不多。糧食不夠吃,養不活那麼些人。

這也是陳古偶爾會過來,再給帶幾批食物的原因。

不管再怎麼艱苦,至少沒有人打仗。

這種亂世,人能安穩的活著,已經是莫大的幸福。

所以他們感謝陳古給他們帶來安定的生活,

幾個具有信仰的災民,每次見到陳古,都會以膜拜他們信仰神祇的禮節,跪拜在陳古麵前。

雖然陳古解釋了很多次,但他們都不該,陳古也隻能苦笑著接受。

像非洲大草原和疆域高原這類似的地方,陳古還在全球找了不少。通常都是當地一些人跡罕至,遠離塵囂的地方,陳古將當地受災的民眾安排在那裏,幫助他們離開那種惡劣環境。

陳古喜歡這樣的生活,他感覺這要比那些在外界打生打死那種行為有意義的多。

除了幫助那些受災的民眾尋找安身之處,陳古也給自己找了一個安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