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傳統喪葬禮品
追悼會,表示對死者的哀悼。
挽幛、挽軸、挽額,也稱禮幛,題辭不拘形式,通常以四字為多,多是直寫,橫寫的稱“挽額”。
祭奠禮品,如贈送香燭紙錢、鞭炮、“三牲”、果品之類的祭祀用品,並隨祭品附送禮單帖。
現金,用白色或素色紙封套包好,在封皮上寫上“奠儀”、“帛金”之類的黑字並署名。
花圈或花籃,鮮花或紙花均可,上寫有挽帶,有上下款,上款寫對死者的稱謂和極簡短的悼詞,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種一棵紀念樹,參加骨灰安葬儀式時,在墓地植一棵小鬆樹、小柏樹或萬年青之類常綠植物,象征逝者如鬆柏常青,精神永垂不朽。
3.送一束默哀的花
喪葬送的花有一定講究,因為每種花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總的來說送追悼的花,主要以黃色和白色為主,千萬不要送那些過於鮮豔的花。能送的花主要有:
黃菊和白菊紮在一起表示肅穆哀悼。
白菊表示真實的哀悼。
翠菊表示追念和哀悼。
黃色和白色的康乃馨表留戀之意,讓逝者走好。
白色大麗花可布置靈堂、靈車,寄托哀思。
白百合在印度寓意對亡靈的哀悼。
白玫瑰表示對故人的追思和哀悼。
白色馬蹄蓮表示真摯的哀悼。
離別送行如何送禮
在和朋友、戀人即將分別時,難分難舍之情在所難免。同時,不妨在送別時選擇一件恰當的禮物相贈,既會使友人“睹物思人”,又能使友人在今後的生活道路上,更加發奮圖強,拚搏進取。
送別時選擇的禮品,應以能體現兩人往日的友情和對朋友今後的希望的禮品為最佳。如送給戀人一件親手編織的毛衣,希望他穿在身上,時刻記起你們在一起的溫馨時光;送給文友一枝精美的鋼筆,希望他能在今後的道路上更加勤奮筆耕;給喜歡攝影的朋友送一本相冊,希望他能拍攝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送給棋友一副棋,願他日後在棋藝上有所長進……
送別時還可選用一些象征性的禮品贈給友人。如朋友遠行,送一隻揚帆的銀色工藝船,祝他一帆風順;同事調動工作,大夥兒湊點錢,送上一個熱水瓶,象征彼此的心是熱的,友誼是長存的等等。
1.離別送行時的送禮原則
(1)送情誼:“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送上禮品更能表達情人間的綿綿真情;火車一聲長鳴,四年同窗,今朝各奔天涯,但情誼永在。
(2)送期望:送別之時的禮品,期望他記住你們曾有過的情誼,期望他在新的天地大有作為。
(3)送紀念:在送別時給遠行者的禮品有時應具有紀念意義。
2.送別物品
鮮花、點心、水果或書籍雜誌,附上一張卡片,祝他一路平安。
一本紀念冊或精美的電話簿,在紀念冊上留下贈言,送給即將離別的同學。
剪一束秀發係一個結,放在錦盒裏送給即將遠行的他。
親手織的毛衣、手套或圍巾,在離別之際送給他。
你們最愛看的電影碟片,包裝好送給對方。
紀念表,象征你們的情感或友誼。
3.送別之花
離別之時贈花,萬種離情,都化作鮮花碧草的回憶。古代有送別之鳳,吟詩和詞,風雅之至,文人中尤為流行,唐宋之際已成為時尚。
官府常在官道旁建築亭舍,供官府衙門、民間親朋作餞別、迎迓之用,於是便有十裏長亭、五裏短亭之別,朋友送別的禮儀常常有酒,但又很簡樸,往往折柳祝願。
玫瑰,代表愛情可在即將遠行的戀人衣襟上佩上一朵,讓你的款款深情跟隨他(她)到天涯海角
芍藥,又名“將離”,表示依依惜別,長相思念。適合在戀人及親人遠行時相送。
柳枝,柳諧音“留”,送行者欲借柳枝表示最後的挽留;柳枝冬枯春榮,贈柳枝盼遊子早歸;柳枝隨插隨活,贈柳祝願遠行者隨遇而安
杜鵑花,杜鵑鳥啼杜鵑花開,遊子聽到聲聲“不如歸去”的啼喚,不免觸景生情贈一盆家鄉的杜鵑花,可慰遊子的思鄉之情。
勿忘我,送別友人,贈一束勿忘我,留下永恒的回憶。
4.送別贈言
送別時最好的“禮物”莫過於“贈言”,以言贈別,更能撥動思念的弦索。苟子說:“君子贈人以言”,“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可見,最佳莫過於贈言。
王勃慰勸友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昌齡如話家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感歎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高適則高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些優美的臨別贈言,至今仍傳誦不衰。
那麼,當朋友將精美的紀念冊遞到你手裏時,該寫點什麼呢?也許,萬語千言,鬱結心頭,留戀難訴,於是不假思索,革草寫上“萬事如意,事業成功”之類的套話,不僅沒有傳達出內心的情感,也失去贈言話別重於金玉的價值。
其實,贈言是一種極隨便又極講究的實用文體,其格調可以是昂揚奮發的高歌,也可以是纏綿柔婉的低訴;可以是幽默風趣的灑脫,也可以是凝重悲愴的交響;可以是智者哲理的點撥,也可是戀人深情的隨想……總之,精致典雅、韻味橫生的贈言,能時時在心中回蕩,催你珍視友情,激你誌存高遠,鼓你開拓進取。題寫送別贈言,最重要的是寫出無限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