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友誼情深:禮物為友情保鮮(1)(1 / 3)

朋友就是指彼此相處得很好的人,同師曰朋,同誌曰友,是以感情為基礎,相互信任,相處融洽,在個性上有較多一致的人。人的感情具有物化性,僅用話語來表達你對朋友的關心和友誼有時並不夠。僅憑兩張嘴是無法建立友好關係的,還要有點物質上的交流。這就需要你運用一些小禮品來溝通與朋友的關係。而且,送禮時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送不同的禮物,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達到送禮的目的。

給朋友送禮的原則

古語有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確實如此,朋友間的經常走動,不但能夠使自己內心舒暢,更能夠加深相互的友誼。

何為朋友?何為友誼?何為交往呢?

“朋”從字的結構來看,是兩個物體相互貼合在一起而成的,“友誼”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一份感情,而“交往”就是製造這個感情的過程。因此,在朋友關係的建立過程中,友誼和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兩個關鍵過程。

生活中,我們接觸的人很多,然而哪些人能夠成為我們的一般朋友,哪些人又能成為我們的摯友呢?

不難發現,交往頻繁的人友誼度自然高,而那些經常互贈禮物或互相幫助的朋友,友情也會保持的比較長久。因此,如何為朋友選購一份合適的禮物,自然成了件很關鍵的事情。

其實,為朋友挑選合適的禮物要比送其他的人禮物更為簡單一些——既然是朋友,必定性格相近,勢必興趣也差不多,所以根據對朋友的了解,即便是你隨意挑選的禮物,都會給對方帶來驚喜。

那麼,送朋友禮物有什麼原則嗎?盡管朋友間禮數從簡,然而也是有一定的原則的。

1.禮要真誠

給朋友送禮要真誠,勉強為之,或是有求於朋友時,才想起你的重磅禮物和糖衣炮彈,顯然有悖於朋友的道義。

朋友需要溝通,你送去的禮品便可成為理解的橋梁,取得朋友的信任,加深你們的友誼。

2.興趣為上

朋友是因為共同的愛好和相近的誌趣,才走到一起去的,送給朋友感興趣的禮物,能表明您對你們之間友誼的重視。

3.不求貴重

朋友之間,難道有比友誼更珍貴的禮物嗎?沒有。朋友之間的溝通是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其真諦在於心靈的溝通。

有一次德國詩人海涅收到一位友人的來信,拆開信封,裏麵是厚厚的一捆白紙,一張一張緊緊包著。他拆開一張又一張,總算看到最裏麵的一張很小的信紙,上麵鄭重其事地寫著一句話:“親愛的海涅,最近我身體很好,胃口大開,請君勿念。你的朋友露易。”

過了幾個月,這個叫露易的朋友收到了海涅寄來的一個很大很沉的包裹。他不得不請人把它抬進屋裏,打開一看,竟是一塊大石頭,上附一張卡片,寫道:“親愛的露易,得知你身體很好,我心上的石頭終於掉了下來。今天特地寄上,望留作紀念。”

這肯定會成為露易一生中最難忘的一件禮物。他給海涅的信有些“小題大做”,而海涅的回信卻也生動形象,他以大石頭比喻對朋友的擔憂,以“石頭落地”表示收信後的放心和輕鬆。這不僅體現了朋友之間的隨和與坦誠,更讓人感到朋友的熱情和友愛。

古語說,君子以淡泊相親,小人以利相親。朋友交往應該是“淡而不斷”。交往過密便有勢利之嫌,而斷了“來往”,時間便會無情地衝淡友情。特別是在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朋友之間很難有機會在一起聊天、交流,需要注意友情的維護,比如平時多打一些電話,相互問候一番,也會起到加深感情的作用。

麵對著形形色色的朋友們,不管是什麼樣的,我們都應該根據這三種原則來為對方挑選一份合適的禮物。對方送到的不僅僅是一份禮物,還是你的一份真心,更是彼此友誼的體現。

送禮要分清朋友類別

明白了朋友之間的送禮原則。那麼,給朋友應送什麼禮物呢?

別著急,要知道“朋友也分三六九等”,禮物故而也有區別,所以送朋友的禮物一定要先分清朋友類別,因為類別不同,送禮的輕重、側重點也不同。

我們這裏將可送禮的朋友分了一下類,具體說來總共有四類:需要激勵或勸誡的朋友;興趣廣泛的朋友;值得關心的朋友;摯友。下麵分別說說給他們都該送哪些不同禮物。

1.需要激勵或勸誡的朋友

這類朋友一般都處於需要幫助的時期,你的關心和問候可以通過禮物來完成,讓他們感受到你的誠意。下麵列舉幾個僅供參考:

(1)請他吃一頓。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些適合那些失戀或者取得成功的朋友,他們最需要激勵了。在席間,你可以與他暢談人生,化解其闊悵或者激勵其進取。

(2)送他CD或者影碟,前提條件是CD要選擇能夠放鬆心情的,影碟一定要以激勵意義為主題的。這些適合那些工作消沉或者忙碌過度的朋友。

(3)一袋氣球。不可否認氣球是最好的出氣筒,當氣球爆破的瞬間,內心會被瞬間釋放,那感覺一定適合心中有怨氣的朋友。

(4)玩具娃娃。用一個俏皮可愛玩具娃娃趕走內心裏鬱悶的心情,看到它就能夠使那些悶悶不樂的朋友破涕為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