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2)

明末清初。

位於現在中國南方澄海入海口的必經之地,當時,大部分地方還是一片洪荒,隻有零星幾個村莊點綴其間。

由於,這條必經之道過往的車馬行人的增多,不少名門望族注意到了這個現象,都準備在這條“人脈”附近“創宗立村”。

“手腳都放麻利點,多看路,如果誰被絆倒了,把手上的東西磕著碰著摔壞了,壞了今天的好兆頭。你就等著晚上受族規吧!”一個中年男人,正在提醒著一些手上拿著東西的年輕男孩。

搬東西的年輕男孩共有六個,年紀都在十五歲,每個男孩的模樣都很陽光,精氣神很足。

每個男孩的手中拿的東西都不盡相同,走在最前麵的男孩左手掌心向上捧著一個墨綠色的香爐,右手握著一盞仙燈,兩樣東西都在同一水平線,從側麵看很像一個“口”字。當然,上麵那一橫是空的,可以把天空比做那一劃。

香爐中還剩下兩支燒了三分之二的“神香”在奮力向上噴發著它們與生俱來的香氣與仙煙,它們的旁邊還有三支燃燒殆盡的“神香”和兩支紅蠟燭;那盞仙燈還在燃燒著,飄動的小火苗好似正在起舞的仙女,儀態妖嬈,仙燈中還留有一些透明的液體。

從第二個男孩開始,他們拿東西的姿勢手勢都一樣,都是掌心向上,左右手心各托著一個盤子。盤中裝著乃是祭拜所用的“五穀”、“八果”。

距離最後一位男孩的背後三米遠的地方,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在東、西、北三個方位各放著一張與八仙桌配套的凳子。

一位黑絲摻著白發的老者正站在距離八仙桌右上角(西北方向)一米左右的地方,麵向北方,神情淡然。他身著一身白色綾羅綢緞,臉上已刻滿了歲月的痕跡。

老者一邊望著遠方的景色,一邊聽著不時傳到耳邊的長輩教訓晚輩的聲音。沒成想……

“瓦克靠呀唄(字麵上直接翻譯成普通話的意思是:我去哭它(他、她)爸。在這裏表達的意思很像現在的:我靠、我草……)……”老者一聽到這句不雅話的語氣,不禁扭頭一看,就看見原本還在一本正經提醒教訓著晚輩的“福財”,現在正以“狗吃屎”的姿勢趴在泥土上。

原來,福財他原本打算跟在男孩後麵,這樣可以提防防止意外的發生。沒成想,他剛一邁出右腳,左腳就突然一陣酸麻,隨即罵了聲:“瓦克靠呀唄……”

眼見就要向前倒向最後那個叫“林台”的男孩後背上,他立馬肩膀一用力,向左邊偏了一點點,就是這一點點讓他避免了撞到林台。然而他自己卻無法站穩,一個踉蹌,自己就跟腳下這片大地來了次親密接觸。

林台回頭看了倒在地上的福財,雖然覺得他這姿勢很搞笑,不過,相比之下,他還是比較慶幸沒被撞到。他剛才一聽到福財說出那句話後,左眼的餘光就瞟見正在用一種奇怪的姿勢倒向自己,他一見如此,立馬走快了幾步,躲了過去。

走在前麵的幾位,也看到了福財趴在地上的奇怪姿勢,都忍著,不讓自己笑出來。

倒在地上沒幾秒,福財就從地上爬了起來。由於,這地方平常很少有人經過,土地的表麵的泥土很蓬鬆,所以他並沒有受傷。

他用手拍掉了衣服上的泥土,然後又用袖子擦了擦臉。他抬頭看才發現,前麵那六個小子正停下來回頭看著他,大部分的滿臉通紅,估計是憋的。他清了清嗓子,說:“你們都停下來幹什麼,繼續走!”

他們一聽這話,原本想笑的感覺立馬煙消雲散,一瞬間又恢複了隊形。他們之間的距離是兩米。

福財看見他們開始向著目的地前進,他也跟了上去。

他們的目的地是一條三岔路口,一個T字型的路口。此時他們距離入口處還有兩百多米。在路口的入口處,正有一群人在等著他們,男女老少都有。這些人的旁邊也擺著一張八仙桌,桌麵上擺放著三個大盤子,盤子裏盛放的乃是已經祭拜完畢的“三牲”,分別是:牛、羊、豬。

一位中年人模樣的風水師從入口處走了進去,不多時,他就碰到了福財他們。風水師並沒有看林台他們,不過,當他看見福財的時候,他立馬朝福財點了點頭,福財也同樣朝他點頭,以視回應。

風水師走地很快,不一會就來到了老者的旁邊。他用一種很恭敬的語氣對站在他前麵的老者說:“林翁,事情已經辦好了。”

老者回過頭看著他,說道:“原來是先生來了。嗯,順利就好。”

他轉過身,發現風水師已經把三樣東西從他那腰間的挎包內拿出來,放在八仙桌上。分別是一支毛筆、一張比八仙桌小一點的黃紙和一小瓶已經被風水師拔掉木塞的黑色液體。

“林翁,請吧。”風水師擺出了請的手勢,對老者恭敬地說道。

老者健步走到了八仙桌前,拿起那支毛筆,筆頭伸進那小瓶子裏沾了沾裏麵的黑色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