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漣水小鎮
漣水,起於山間小渠,興於漣水城,彙湘中無數小流而漸成大河,屬湘中知名之川。
漣水之畔,山清水秀,屬正宗漁米之鄉,雖無名貴特產,亦無名山古跡,但村村有水庫,戶戶有池塘,不僅提供充足水養和食物,河上也成為了傳統的重要運輸渠道,流經一
帶百姓倒是豐衣足食,是其流域名副其實的母親河!沿河之濱有數個小鎮,鎮上販賣之魚、蝦、蟹等,基本是從河中捕得,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順流而下,還有不少被
販至附近湘中城。
距湘中城最近的渡頭鎮,因水域較寬,又經長年采沙,方圓數裏盡是數丈深潭,儲水豐富,魚、蝦之類更是整個漣水最豐富的,不少叫不出名的珍貴魚類也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小商和吃客倒也不少,平日河中捕魚小船隨處可見,漁民或捕網,或撒鉤,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倒是好不愜意。水域產業倒是帶動了小鎮經濟,湘中城的小販常年來此批魚,到了地級市裏,這些野生的魚類倒成了稀罕物。
有了利益的地方,自然便有用心人,有了別有用心的人,自然不有了紛爭!有紛爭的地方,便有了勾心鬥角的人我之分,有了江湖!
渡頭鎮,被漣水劃一為二,東南邊為東風村,西北邊為西水村,兩邊長年因漣水漁業的問題明爭暗鬥,流血事件頻有發生,有時甚至鬧出人命也不算稀奇。
鎮上有所初中,基本整個鎮的子女,都是從這裏讀出去的。當然還是有例外,有錢一些的,或送漣水城,或送湘中城去了,留下來的,基本是當地的農民子女,或者漁民的子女。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名!
渡頭鎮也是如此,近兩年因為全省聯考,讓漣水城因此占了不少風頭,不僅是漣水城教育局領導和書記經常來,就連地級市裏教育局的領導和省裏的領導都來過,原因就一個,渡頭鎮唯一的那所初中,出了一名了不得的學生,蟬聯了全省聯考的兩次第一!
本縣的教育局自然知道留不住如此人才,不如順水人情來勸誡,而省級領導來,一是為了考查,二是協同全省四大名校,來招募的!如果要是省狀元不是出在四大名校,對其知名度和利益也是影響甚大的,要知道省狀元選擇清華北大,同時是可以帶四、五名接近錄取線的尖子進入清華北大的,這恐怕許多人根本不知曉,如此一來,四校間又是名爭暗鬥,爭搶各地尖子生,如此苗子自然不容錯過。
四大名校,自然是長沙一中、雅禮中學、師大附中和長郡中學!一入四大名校,不僅清華、北大大有希望,就連直接被國外哈佛、耶魯錄取也是有先例的!這也是四大名校揚名全國的原因!
紅日漸烈,已是入夏一月有餘。
再過數日,便是端午佳節,漣水河畔渡頭鎮段,又開始準備一年維期五天的龍舟大賽,東風村和西頭村,各有龍舟五艘,船全是由汨羅造船名匠打造,船身每一塊木板,都是采自十年內杉樹心,因如此樹心才能滿足最佳龍舟的韌性!
十年內最大的杉樹心不足五米,寬不到八厘米的木板,而龍舟所用的木料,足足需要近百顆,一個村要打造五艘如此龍舟,則需要近五百顆十年杉樹,一座大山都根本沒有如此多苗!得尋找數座山,還要提前栽種才夠得了!而且服役期限最長不過五年,每年需要專業船匠用數十斤桐油澆蓋其表麵!就算如此,五年後其韌性已失!就算不得最佳龍舟了!
但如此打造的龍舟,長達三十米,寬不過一米二,船深四十厘米左右,可達容三十八九人比賽!其中三十六人劃船,一人掌尾舵,一人居中敲鼓,一人龍首打鑼控製劃船都速度!其中最為重要的非尾舵都莫屬!因其不僅掌握方向,而且每次下壓船尾,船首就上仰!速度是猛的飆升!普通柴油船都根本不是其對手!
除了過年外,漣水一帶數端午賽龍舟最為熱鬧了!每逢此節,周邊數鎮至少有數萬人放下活計來此觀賞!
雖然此節的前奏準備工作已經活躍起來,但仍然有人不時來渡頭中學找那個學生。
機械的鈴聲響起了回家的口號,傳統老式鄉村的初中一樣,如同破閘的洪水從各個教室湧出,不一會就將門口的縣道淹沒了!
這裏的學生大部分是步行回家,不僅是因為山路較多且崎嶇,而且也是此地大多不怎麼富裕。少部分騎自行車回家的,也得為大部隊讓行,遠遠地跟在緩緩散開的人群後。待得人群分流在各個山坳口,縣道上空出來,才飛快地衝向前。
“輝仔!今天村裏幹溪山林抓魚,再慢就小蟹都沒得撿嘍!”一個一米六多的少年飛快地領在前頭,大吼著顯得格外興奮,每天數這個時候最開心,如同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的羈鳥!
村裏幹溪,就是將小溪上遊用泥石堵了,下遊也找一處高位隔開,速度魚多處那一節的積水用臉盆勺幹,然後在上遊破流時將下遊的魚抓了!經常有人組織三、五個就幹小溪,一次至少也得人均弄個斤把魚。
倒是村裏童年最燦爛和開心的趣事!
“急什麼!麥伢子他們三個剛好先回去拿鋤頭和盆、網,我們兩個去看哪個灣魚密集些!”皮膚黃泛微黑的少年快步走著,兩人已經落後前麵一群人半裏了。
“哦,對了!這是她給你的!嗬嗬!我說輝仔我真羨慕你!這麼漂亮的女神主動找你,怎麼不和別人交往啊!要是我早就討回去當老婆了!哈哈…!”雖然是走在山間樹多,但林子裏仍然回蕩著清澈的聲音,前頭的少年歡快地回頭,欲將一個信封塞在了輝仔的手中,然後動手想打開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