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善於察言觀色,才能左右逢源(1 / 1)

初入社會,學會察言觀色,可以洞察先機,知道對方的想法。就算覺察對方有不同的意見,心裏也有數,可以在心裏有所準備,事先化解,還可以針對別人的反應,妥善安排自己的進退應對之策。

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時,乾隆非常重視,常常親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錯來,就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心中很是痛快。和珅察覺到這點,就迎合乾隆的這種心理,在抄寫給乾隆看的書稿中,故意在明顯的地方抄錯幾個字,以便讓乾隆校正。這個方法很高超,這樣做能不露聲色地顯示出乾隆學問深,比當麵奉承他學問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和珅工於心計,頭腦機敏,善於察言觀色捕捉乾隆的心理,總是選取恰當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歡心。因此,他在乾隆時期,位極人臣,不可一世,要雨得雨,要風得風,很受乾隆的寵愛。

和珅在曆史上是個大貪官,為世人所不齒,但是就交際上來講,他的確是一個大師級高手,皇帝被他哄得舒舒坦坦,自己也得了很多好處,左右逢源。從結果上來說,這是一種“雙贏”。

曆史上有不少既聰明,又有能力的人最後卻身首異處,如楊修被曹操所殺,韓信被呂後所害。究其原因,歸根結底是他們雖然有能力,但不懂處世之道,不會察言觀色,不知道討上司喜歡,最後慘遭殺害。在現實生活中,學會察言觀色,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為人之道。

著名跨國公司的小陳和小王是同事,他們兩個工作都很努力,業績也都很出色。不同的是小陳平時是個機靈人,善於觀察上司的舉動,並主動接近上司;而小王是個老實人,從不知道主動接近上司,隻知道悶著頭幹活。因此,兩人的職業發展很不相同。

比如這天,一貫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的老總顯露出悲傷的臉色,他雖然什麼也沒有說,表麵盡量裝得若無其事,可是臉上卻流露出難以克製的苦惱表情。午餐時,他呆滯地望著窗外,臉上沒有一點朝氣。這些微妙的變化都被小陳看在眼裏,他端著自己的餐盒走向老總身邊,關切地問:“經理,家裏都好嗎?”以假裝隨意問安的話,來開啟他的心靈。

老總交談後,臉上露出從未有過的笑容。在人最脆弱的時候去安慰他,這才是當部下的人應有的體諒和善意。聰明的小陳明白這個道理。不久,小陳便被經理提升為主管,提高了工資,而小王還在原崗位上努力地工作著。

人生經驗豐富的人,具有察言觀色的本領,他能夠根據對方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等來分析自己的言行是否合理。這樣的人往往比一般人具有更強的適應性,至少他不會在別人高興時潑一盆冷水,弄得大家不歡而散,更不會在他人憤怒時,出言不遜,惹禍上身。

在任何人的本性裏,都隱藏著善與惡兩個方麵。所以在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個會察言觀色的聰明人,以防給自己帶來麻煩。

人生處世感悟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而搞好人際關係的第一要素是說他人愛聽的話,進而辦成自己想要辦的事。

——西奧多·羅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