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市場經濟的推進,同事的涵蓋麵愈來愈寬廣了。在我們的單位裏,激烈的競爭此起彼伏,一個人獨當一麵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是一個隻有合作才能生存的社會,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與一切可能的合作者團結,才能做好事情。
同事關係是多重的社會關係中比較有特色的一重。首先,同事間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沒有像領導與下級之間那樣的距離。其次,同事是工作上的搭檔,主要關係是通過工作的共同性這個紐帶連接在一起的。它又有別於血緣親情關係。親情關係是天生的,同事關係則是後天的偶然與必然性的產物。
舊的人情網在現代市場經濟觀念的衝擊下,已經支離破碎了,鐵飯碗也打破了,不論你資曆深淺,學位高低,你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現你的才能和個性。但現代社會工作的要求,每一項工作都離不開同事的幫助與合作,離不開上司與下屬的支持。那些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的人,總是工作順利;那些不合群、自命清高的人注定要失敗。
激勵,這個亙古不變的高招,一樣在這片關係領域內遊刃有餘……
同事的讚美是潤滑劑
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狀態下,企事業單位中同事之間往往存在著多種有衝突的關係。在一些公司裏,特別是外資公司,為了追求成績,博得上司的好感、獲得升遷,以及其他種種利害衝突,使得同事之間存在著一種競爭關係,而這種競爭關係很大程度上摻雜了個人感情、好惡和與上司的關係等等複雜因素。表麵上大家同心同德、和氣平安,內心裏卻可能各自打著算盤。利害關係導致同事之間可能同舟同濟,也可能各行其是,因此關係免不了要緊張。
其次,同事之間由於天天一起工作,低頭不見抬頭見,彼此之間會有各種各樣的小矛盾發生。各人性格、脾性、優缺點也會顯露得比較明顯,時間一長很可能會有一些瓜葛,口角衝突等等。有些是公開的,有些是潛伏的。
再次,同事之間要一起分工處理一些事情。而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各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這對單位的發展、個人利益有什麼影響,各人心裏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別人的方法見解與自己的一比較,就會產生小瞧別人或妒嫉別人的心理。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所以我們更應該在處理同事關係的問題上小心備至,否則就會鬧出不愉快,當然,處理好了,就會事半功倍。
戰國時候趙國的藺相如和廉頗之間的過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藺相如和廉頗同為趙國的重臣,也就是今天的同事關係。在公元前279年的澠池會以後,趙王因親眼目睹了藺相如的過人才智,非凡膽識,認為一個難得的人才,就把他封為上卿,位排在廉頗之上。廉頗心中憤憤不平,逢人便說:我身為大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藺相如隻不過是靠耍嘴皮子的功勞才爬到我上麵,況且藺相如出身低賤,我為身居其下而感到羞恥。並揚言要伺機羞辱他一番,藺相如好幾次相避,連他的門客也看不下去了,紛紛告辭要另投他處。藺相如誠懇地對他們說:我並不是懼怕廉頗將軍,他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功臣,秦國之所以不敢進攻趙國,就是因為武有廉頗將軍,文有我藺相如,而今如果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躲避廉頗將軍是為了國家大局,怎麼能計較一己之憤呢?
藺相如的一席話感動了幕僚們,所有的人都心悅誠服。不久,藺相如的話傳到廉頗那裏,他感到非常內疚,就趕緊負荊請罪去了。這成為了千古佳話。
藺相如與廉頗之間的利益衝突一觸即發之時,藺相如對廉頗的肯定和讚美將幹戈化為玉帛,從此同心協力抵禦秦國的進攻,通過對大局的考察,公正客觀地評價對方,不計較眼前利益,使對方心服口服,巧妙地化解了矛盾,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
有些時候同事之間產生矛盾了可以學習藺相如那樣,心胸寬廣一些,承認別人的價值,激勵別人的優點。當然如果在沒矛盾和矛盾還處於潛伏期之時,用讚美將其扼殺,那就再好不過。讚美在有矛盾之時,可以巧妙地被用來化解矛盾,在沒有矛盾的時候可以增加同事間的信任與溝通。相互了解對方的優缺點、性格脾氣,然後在以後的相處中漸漸成為工作上的合作夥伴,工作外的朋友。
盡管前麵說過同事間的種種差異與利益的衝突,但人畢竟不隻是物質利益的追求者。人在物質利益、名譽後麵還需要適當的精神潤滑劑,這種需要對於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當同事之間關係不太好,或者你想增加你們的交流時,不妨試一下激勵他人。
美國前總統裏根說過:在我14歲的時候,我的母親就告訴我說,千萬別忘了發現別人的長處,多說別人的好話。從此以後,我牢牢記著這句話,甚至在夢中也不忘激勵別人。
在物質利益的縫隙中進行激勵的投資,你收到的回報會無法計量,終生受用。
一顆平常心,待人貴以誠
世界上隻有一個愛因斯坦,也隻有一個貝多芬。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庸之輩,我們不可能都有非常偉大的成就,也不可能有改變世界、恩澤後世的能力。上帝隻把它們賦予了少數人。
但是,記住,任何人都有優點和長處。如果我們不整天幻想變成流芳百世的偉人的話,我們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優點而不是對著不足之處整天發愁。
某君是熱心腸,別人有難時都鼎力相助,於是朋友送其及時雨的雅稱。某人沒什麼才幹卻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對於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每個人都會把它放到最顯眼的位置讓別人去發現,去激勵。
古訓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正確對待別人的優點和成績,給予激勵,不僅使他意識並發揮自己的特長,也會顯示出自己所具備的優良素質。不僅利己,而且利人,反之,則害人害己。即使自己會得到暫時的好處,但最終會露出狐狸尾巴來。
在同事之間的相處中,總是會瑕瑜互見,優勢互補,如果抓住有利時機的話,就能精誠合作,做出好的成績來。如果互相批評缺點,你嘲我諷,相互扯皮,那樣的話總不會有好的結果。名人的優點成績分布絕大多數是不平衡的,如果你接受不了這個現實,那麼你永遠不會變得真誠,永遠不會去激勵別人,隻能在對現實的抱怨和對別人的妒嫉中苦苦煎熬,你永遠也不會超過別人。一位在機關工作了20多年的高中畢業生,才混了個副科級幹部,而一個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剛來兩年就登上了科長的寶座。與自己平級的都沒上,而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卻爬到自己頭上來,憑什麼?有什麼了不起?、太不像話等等問題打破了心理平衡,也打破了平靜的辦公室,整天尋找對方的缺點和錯誤,把對方的優點和成績扭曲。其實大家都明白誰是誰非,你有才能幹嗎混了20多年了也混不上?這位老同誌真是沒能力當領導,因為他沒有領導的氣度。
坦然地欣賞別人的優長之處,是一個態度問題。你的態度正確了,不但可以與同事搞好關係,而且還可以從他那裏學到很多東西。很多優點是後天可以培養出來的,隻要你主動地向別人學習,承認別人並且激勵他們的價值,那麼向他們學習也就是一個不在話下的問題了。有些優點是天生的,但也大可不必去妒嫉別人,發掘自己別的優點去彌補自己的缺憾,這是一個最明智的辦法。一個高尚的人麵對別人的長處,總是讚不絕口,然後幫助他尋找其他長處,然後自己學習,向領導推薦,使之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才能,這才是更真誠、更高層次的激勵。
最後,看看你周圍的同事們,如上麵一樣真誠地發現、真誠地讚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