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機緣(1 / 2)

幾日不曾臨朝的皇上,突傳聖喻,誰敢怠慢,一時間,崇天門外,滿朝文武轎馬穿梭,一個個躬身趨步覲見。君玉跟在恩師身後抬眼看去,就連平日遊手好閑,不愛上朝的至尊王爺也來了不少,還有那些經常稱病在家賦閑的文武官員也沒落下。君玉就知不同往常,她低頭移步,小心的站立在梁鑒旁邊,大氣也不敢出,整個大明殿幾百官員靜悄悄的。皇帝登上紅金相嵌的殿基,匆匆受了叩拜,也不歸座,就讓王伯安讀了舉薦民間名醫,為太後診治的聖旨,遍喻滿朝文武為太後薦醫。眾人聽完,俱都鬆口氣,尤其那些王爺貴戚和幾位閑臣,更是放鬆,紛紛上奏,說道太後洪福,定會無恙,還說皇上仁孝,感動天地,太後一定福壽齊天。皇上手一揮,生氣道:“這些好話先留著,你們現在就先給朕找個這樣能妙手回春的名醫來,隻要醫好太後,有官職的加官,如是庶民,也授予官爵厚祿。”滿殿的大臣裏,也就是君玉聽了心裏一動,卻不敢露出聲色,梁鑒看他一眼,沉思著,自己這個門生的醫術他知曉,就是那些養在皇宮的禦醫也不過如此,這些禦醫們,平時弄些滋補養生的法子還行,真有病,誰也不敢下重藥,糊弄著自己這顆腦袋別掉了,就連皇帝也常說這幫庸醫。君玉見梁鑒瞅她,心想,若是師傅在就好了,這是太後,金尊之體,自己敢嗎?但機會難得,能放棄嗎?她看看梁鑒,不知他是何意。梁鑒悄悄問他道:“你有幾分把握?”君玉答道:“不知脈象,隻有六分。”梁鑒又問:“你可有這個膽量?”君玉心想,恩師一向沉穩,即這樣問,就是有意舉薦,自己何不搏一搏命運,就是有事,大不了到泉下與少華為伴。想到這兒,她展顏一笑,低聲說道:“弟子願一搏,請恩師提攜。”梁鑒移步出列,奏報皇上道:“臣舉薦一人。”話一出,把皇上和大臣們的眼睛吸了過來,皇上問道:“這人在哪兒?”梁鑒道:“就是翰林院的酈君玉酈學士,他是臣的學生,臣一家有疾都是他看顧,臣還有一位親戚多年沉疾,也是他治愈,但太後有疾,下官不敢斷言,還請皇上親自定奪。”君玉也上前說道:“臣在幼時就拜師學醫,懂岐黃之術,也醫治了不少人,隻是太後的病患得小臣看後才敢領旨。”眾人見一個小小的儒臣,竟敢接這連禦醫都棘手的病,不禁驚歎,褒貶不一。皇上看著君玉,想起來說道:“你是兩年前的新科狀元,酈明堂,酈狀元。”君玉道:“正是小臣。”“朕還記得,你的答卷行文流暢,才思敏捷,語機深睿,當時竟喜我朝還有這樣的人才。他現在表現如何呀?”皇上問梁鑒。梁鑒回道:“明堂虛心好學,進步很快,目前他是老臣的得力助手了。”皇上欣喜道:“如此的人才,又懂醫術,朕該早點下這個尋醫聖旨。”殿上的那些皇親貴戚沒一個服氣的,酈君玉這個小小儒生竟出這等風頭,以後他還能把誰放在眼裏,何況在這些戎馬世家的貴族眼裏,酈君玉的才華算什麼,不過就是一個賣弄文墨的文弱書生,豈能讓他獨占鼇頭。睿王出列,向皇上奏道:“酈君玉不過是一介書生,且入職不久,又是這樣小小的年紀,哪來的高深醫術,皇上可別被他忽悠了。”這幫貴戚們紛紛附和著。平章政事拜炎也出班奏道:“酈學士雖文才出眾,但畢竟年輕,又非是行醫世家,皇太後千金之體還請皇上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