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下尋親 第一章 驚魂
江南風景如畫。雖然已入秋,百草凋零,萬樹落葉,但是金色的豐收卻是另外一幅美妙的風景。田野裏,稻穀隨著微風此起彼伏,有股萬馬奔騰的氣勢。田邊的小河卻是涓涓細流,體現出江南鄉村的細膩。岸邊整齊的樹木倒映在水裏如這裏的姑娘一樣婀娜多姿,隨著輕風挪動著細腰,讓人如癡如醉,偶爾落在水中的黃褐色的葉子,才將人從思緒中帶回到現實。
而老百姓卻沒有時間去在意這些景致。赤膊的男人們在田地裏收獲著一年希望,女人們就在家紡紗做飯,這是一個中國傳統的江南小村。遠處炊煙嫋嫋,正午了,火紅的太陽把天空烤得冒煙,讓人無法忍受。但是男人們還在揮汗如雨,因為他們還要生活。今年到處都是旱災,農田歉收,官府不但沒有體恤百姓,反而照常收稅,整得天怒人怨,全國各地饑民遍地,有的甚至食觀音土,啖人肉,一付慘象。
但這個鄉村卻給人一種興興向榮的景象。原因就是在他們身邊有一條耐以生存的生命源泉。就是這條小河給了他們希望;加上此地官府還算體恤百姓,實行均收製。就是百姓和官府收成五五分賬,使得此地猶如世外桃源,生機盎然。
阿奎嫂正在家裏忙著做飯,從她的凸出的肚子和小心翼翼的動作可以看出,她已是身懷六甲了,按理說這個時候的女人應該是最幸福的時候,身邊有人伺候,躺在榻上等待生產。但是,百姓家卻沒有這麼多講究,即使在生產的前一天,起早貪黑勞作也是家常便飯。再說了,她的男人還在外麵忙碌著,她怎麼忍心躺在榻上讓肚子裏孩子的父親再回來勞累呢?
“阿奎嫂,你也真是的,都快要生產了,還在忙呀,太賢惠了,但還要注意軀體哦”。鄰居張大媽經過門前關切的說到。“謝謝大媽關心,我還要給奎子做飯呢,他為了這個家太累了,回來若是還沒有一頓好飯吃,我怎麼過意得去”。阿奎嫂眼圈紅暈起來,她和奎子兩家是鄰居,從小青梅竹馬,父母也給他們訂下了娃娃親。可以說,這應該是個幸福的家庭。但是,好景不長,正值亂世,連年混戰,老百姓的疾苦又有誰來關心?流民占山為王,做起了山賊,到處打家劫舍,無惡不作。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惡賊洗劫了他們村,奎嫂的父母雙親被殺身死,留得她一個孤兒。她記得那個夜晚很長很長,她爬在父母屍體上眼淚都哭幹了,一個弱女子,今後的路如何走?她不知道,也許跟他們去了更幹脆。就在她舉足無措時,阿奎一家站在了她身後,奎子寬闊的肩膀成了她唯一的靠山,她跟著他們一家生活,和奎子成親,後來又給奎子雙親養老送終,現在還懷了奎子的骨肉,可以說,沒有奎子,也許她就走不到今天。
“阿奎嫂呀,有道是寧做太平犬,莫當亂世人。現在世道不太平,我們雖身處寧地,不怕戰亂,但也要防著周圍寇賊呀”,張大媽的話把奎嫂從思緒中拉了回來。
“怎麼,又有寇賊了?”奎嫂軀體晃動起來,激動地拉住大媽。她知道,上次盜賊洗劫村子後,村裏組織青壯年成立了個保鄉團,專門對付盜賊。也許是懼怕百姓的力量,也許是覺得此地也撈不到什麼油水了,盜賊自此再也沒有騷擾他們村,這些在亂世夾縫生存的人們暫時過了幾年安定的日子。可是,現在怎麼又會有盜賊了呢?阿奎嫂恐怖的表情嚇到了張大媽:“你也不要太擔心,我們不是有保鄉團嗎?還有阿奎在,你不要怕。”
阿奎嫂這才從驚恐中暫時脫離出來,她定了定神,望著門口那把大刀和弓箭,心情重新平複下來。但願寇賊不要來,我們的生活不要被打擾,她心裏默念著。其實老百姓的要求很低,隻要能溫飽的生活下去,哪怕再苦他們也能艱難的生活下去,但是這個世道卻總讓人覺得蒼涼。
“我隻是聽說,離我們約50裏的地方不是有個清平山嗎。兩個月前來了一群盜匪,領頭有五個人,號稱‘漠北蒼狼’。聽名字就嚇人,現在已經聚集了幾百號人,虎嘯山林,到處打家劫舍。周圍的人害怕都在搬離此地呢。”
“官府不管管嗎?”阿奎嫂兩眼中又流獻出恐懼的神色。
“現在到處都在打仗,大隋和陳齊打得不可開交,各地官府要籌糧籌人,哪裏有精力理會這些山道毛賊呀。”張大媽伸伸舌苔,“聽天由命吧,老百姓的生活苦呀,還不知道還有什麼劫難等著我們喲,我先回去了,你注意軀殼,有什麼事打個招呼就是了,鄰裏鄰居的。”
“謝謝你”阿奎嫂看著張大媽蹣跚的步子,真想扶她一把,但自己的軀體都不方便,也就沒有遠送。現在她擔心的是那群盜匪會不會來自己的村子,而村裏是否已經有了萬全之策。以至孩子在裏麵踢她肚子,這種平時讓她很敏感的事都沒有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