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軍事家。字憲之,又字道鄰,漢族,祥符人(今河南開封)祖籍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東漢溧陽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孫,其師為左光鬥。明南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

我是在八年前第一次知道這個名字的,那年我小學四年級,在一本注音版《上下五千年》裏關於介紹東林黨的章節裏看到了他去看身陷牢獄中的左光鬥的故事。當時左光鬥為了不連累史可法,一見他進去探監就厲聲斥責他,甚至以鐵銬相威脅要他退出。當時也由於太小沒看懂,為什麼要趕自己學生出去。

不過魏忠賢死了,史可法後來也死了。但史可法沒有死在魏忠賢手裏,而是死在了清朝豫親王愛新覺羅多鐸手裏。清軍兵臨城下,史可法大呼義子史德威舉起刀劍將他殺死,但史德威揮淚拒不舉刀,史可法無奈自己動手欲自裁,卻被眾將士攔住。揚州城破被俘,可法拒不投降,後遇害。時年44歲。

“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揚州城外盛開的梅花是否就是當年英雄濺下的鮮血?當時讀完這感人的故事我隻有一種衝動,想穿越回400年前去擁抱那位偉大的英雄,去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他,動用現代化武器。但時空我是無法穿越了,於是我塑造了這個帥帥打扮的女孩子,去找尋那段動人的傳說,去感受一代英雄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還有一種感情,它不是任何一種為我們熟知的感情,它超越了一切普通感情的存在,它是各種感情的最高境界。而人世間各種感情,本質上沒什麼不同,都是人類對與自己共同存在於自然界的其它事物的一種認可和接納。而女媧造出兩種性別隻是為了順應自然,繁衍後代。所以婚姻可以為了愛情,但愛情並不一定是為了婚姻,愛情的最高境界,早已超越了其本身,而是與親情、友情的境界相同了。剛才我說過喜愛的感情本質是人類對身邊事物的認可和接納,所以愛情並不隻是異性間才正常,同性間照樣可以有,而且知音般的友情並不局限於同性,異性也可以,因為同樣是人。一對男女,彼此交心,知己知彼,但他們不必是戀人,完全可以隻是朋友,他們可以有各自的家庭。

我寫作的目的,就是詮釋這種最美好、最自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