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亂戰天下 第十六章 終局(1 / 2)

盡管知道夏國之行危險萬分,但閔西全還是混在練鈞如的親兵中隨行,他仍舊不想放棄夏侯之位,哪怕是麵對殘破的國土。他在中州待的日子雖然不長,但也隱約猜到,南蠻的突然入侵恐怕和中州君臣有關係,抑或是說,根本就是那些人一手主導的。而此時此刻戰馬上的那個領頭人,很有可能就是始作俑者。然而,他如今早已沒了選擇的餘地,因此唯有一條道走到黑而已。

對於此行的成功與否,練鈞如自己也沒有十成的把握,否則就不會浩浩蕩蕩地動用大軍了。曆史上四夷亂中原雖是常有的事,但出兵最多的卻要屬北狄和西戎,東夷再次,至於南蠻則是等閑不會入侵他國。即便孟驕陽有中原漢家血統,那他麾下的兵士又豈會半途而廢?

大軍迤邐數裏,一路上經過了眾多夏國城池,盡管戰事尚未臨近這些地方,但守軍的如臨大敵卻是明擺著的,就連麵對王軍時也露出了少許敵意。然而,隨行的孟準和鬥嫣發揮了莫大的作用,他們倆作為鬥禦殊的女兒女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中間人。練鈞如見孟準神情自若地和這些悍將交涉打招呼,心情愈加輕鬆了下來,他已經聽說孟嚐君鬥禦殊不滿三個兒子的爭權奪利,將他們分別軟禁了起來,既然如此,將來鬥家大權落到誰手中還未必可知。

由於夏國都城洛都離中州邊境並不遠,因此大軍在疾行十日之後,終於順利抵達了洛都,一路上未曾遭到半點留難。為了表示對天子的尊敬,鬥禦殊親自帶領群臣郊迎十裏,執禮甚恭,不過,這些表麵文章絲毫沒有讓練鈞如放鬆警惕。他這一次不但要見南蠻首領孟驕陽,更重要的還有懾服鬥禦殊,否則此行就白費了。

直到兩人單獨以對之後,孟嚐君鬥禦殊方才斂去了臉上笑容,冷冰冰地問道:“殿下此來可是比當年風光多了,而且既有我的女兒女婿隨行,又帶著堂堂夏侯,真是不同凡響啊!我鬥禦殊自詡算計頗深,想不到仍然看走了眼。殿下從現身到現在不過短短十年,卻能夠玩弄我們這些人於掌心,真是雛鳳清於老鳳聲啊!湯舜允死了,樊威慊也不複當日威勢,我又被那群南邊的蠻子攪得永無寧日,隻有殿下才是最終的贏家,不是麼?”

練鈞如本能地眉頭一皺,他自然不會忘記當初和這三個權臣簽署的所謂盟約。盡管任何一方都沒有全數履行,他也沒有借助多少外力,但那個時候,這薄薄的一張絹帛還是至關重要的。“鬥大人,你我也不必賣關子,那都是先王定下的國策,我隻是照著執行而已。南蠻首領孟驕陽雖然已經得到了天子冊封,但他們生性殘暴,不服統禦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我自會設法和孟驕陽會晤,至於結果如何就無法預料了!”

“最好的結果也就像炎國對待北狄一樣,不是麼?”鬥禦殊冷笑一聲,拳頭已是捏得哢哢作響,“算了,棋差一招怪不得別人,這件事就‘拜托’殿下好了!”他刻意加重了“拜托”兩字的語氣,見練鈞如並無反應之後,他這才端起茶盞呷了一口,“殿下當初曾許我易姓,不知如今……”

練鈞如早知鬥禦殊會提到這件事,隻要閔氏一脈仍有子息流傳於世,鬥禦殊就沒法名正言順地取而代之。“既然如此,就隻有分國一條路可行,不知鬥大人作何感想?倘若鬥大人真的有意讓鬥氏一族成為諸侯,為天子鎮守一方,那麼很簡單,到時和王軍合兵一處,把周國拿下,屆時,周國的一半國土可以由天子分封給鬥氏!”

“什麼?原來殿下是要我算計他人!”饒是先前早有準備,此時鬥禦殊也禁不住勃然色變,他自然知道,比起算得上貧瘠的夏國來說,周國土地無疑要富饒許多,即便是一半國土,至少也比得上夏國的三分之二。可是,鬥氏一族紮根夏國多年,若是輕易退出,那恐怕會有不測之禍。“殿下為何不建議將夏侯改封於周,那豈不是皆大歡喜?”

“鬥大人認為陛下可能答應麼?”練鈞如回報以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緩緩站了起來,“天子分封諸侯向來是極為謹慎的事,先頭夏侯雖然失道,但還沒有到失國的地步。南蠻那一頭還不見得好應付,鬥大人自己考慮吧!”說完這句話之後,他立刻起身告辭,頭也不回地出了鬥府書房。

三日之後,鬥禦殊召集鬥氏全族商議,吵吵嚷嚷的會議足足開了三天,結果最終達成了一致。在南蠻退兵後,鬥家願意出兵周國,但在天子分封諸侯之前不會退出夏國。這個折衷的提議練鈞如雖然不算滿意,但還是認可了。而閔西全在得知其中關節後,也沒有多大異議,畢竟,他這個夏侯如今並無幾分實權。

有了鬥家的默許,練鈞如和孟驕陽分別帶了五百從人,在夏國綿雲山進行了最後的談判。果不其然,嚐到了甜頭的孟驕陽並不想退兵,可是,當得知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王軍將會和夏軍合兵一處對敵時,他卻不得不做出退讓。北狄的做法給了他仿效的空間,因此以既成事實為由,他拿到了夏國邊境和南蠻接壤處的大片土地,而且承諾以漢法管製百姓。至此,中州君臣終於騰出了手,炎國、夏國、商國和中州合兵總計四十萬,自三麵夾攻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