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著裝搭配原則講究的是:上明下暗,上淺下深,如:奶黃色上衣配棕黃色褲子、白色皮鞋,這種搭配將端莊、穩重、高雅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兩種明亮度相差不多的色彩,必須分開,以免出現搭配不當的現象,如奶黃與橙黃、綠與藍、綠與青紫、紅與橙黃等,這幾組顏色的服裝,搭配起來必須分開,否則會顯得特別刺眼,影響美觀。
女士出席正式場合時,應選擇正裝,這是對他人的尊重,也可彰顯高貴的氣質。在著正裝時,應注意“三色原則”。就是要求正裝的顏色盡可能少於三種,如,米色上裝、深藍色裙子、黑色皮鞋,白色手提包這顯然是不得體的搭配,顏色太雜,服裝就失去了原有的修飾效力,更不用說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了。
(3)不要過於張揚
女性在不同場合要穿不同樣式的衣服,但在選擇衣服時,要本著與場合協調統一的原則,千萬不要穿一些過於出眾的衣服。否則別人會對你產生看法。認為你是個張揚的女人,不懂得社交中的禮儀守則。一般情況下,出席比較正式的宴會,女士應選擇高貴、文雅的晚禮服,出席比較輕鬆自在的聚會,著裝可稍微隨便一點,但注意不要太過於暴露、時尚,出席工作會議時,可穿比較端莊的職業套裝。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女性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說,巧妙得體的著裝能夠使女性登上美麗人生的大船的話,那麼按照禮儀穿衣,則可撐起大船的風帆,帶女人駛向幸福的彼岸。
現如今,女性已成為社交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就要求女性在穿著上要特別注意遵守禮儀規範。
男士著裝禮儀
在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形象負責的表現。男士的服飾應體現穩重、專業、令人信賴的特點。
中國人一般多以西裝來代表男人的身份、地位,因此,在正式場合,西裝就成了男人最主要的選擇。
西方國家,人們十分講究穿著的禮儀,即使在自由風氣盛行的當今社會,仍然特別注意在不同場合穿不同的衣服,他們認為隻有這樣才不致失禮。男人的著裝禮儀雖然不像女士著裝那樣複雜,但也有一定的禮儀要求。
(1)正式場合的著裝
西方國家的人們在參加國家大典、宮廷正式宴會、國慶、觀賞歌劇,晉見國王,或國家大使呈遞國書、婚禮等場合中,多穿著大禮服。所謂大禮服,是指在上衣的後背,下擺長及膝,呈燕尾狀,也稱燕尾服,又由於穿大禮服必須搭配白色領結,也稱為“白領結”。而褲子必須在兩腿外側縫邊處各綴黑色緞帶,自腰部至褲腳止。既為大禮服,自然一襲成禮,全套服飾包括上衣、襯衫、背心、衣領、領結、褲、袖扣、鞋、襪、手套、外套等,都必須有板有眼,甚至如戴圍巾,也必須是純白色的,這樣既顯得大方得體,又不會招致失禮之嫌。
不過,大晚禮服已漸漸地被小晚禮服所取代。所謂的小晚禮服,在英國被稱為“晚餐服”,上衣是普通樣式的西裝,不同的是衣襟用黑色絲緞鑲麵,呈半月形,褲子則類似大晚禮服,隻是外側縫邊處的緞帶較窄小。此禮服隨英國移民者傳入美國,19世紀時,紐約的杜西多湖鄉村俱樂部,鑒於晚間應酬穿大禮服,擾人累贅,於是便提倡以英國的“晚餐服”替代大禮服,此服又名“黑領結”,這一命名並非指普通西裝配黑領結或黑領帶,初入社交場合的男人,必須要留意。
在中國,男人穿燕尾服,大概隻有在婚紗攝影中才看得見,一般多以著全套深顏色西裝為正式穿著。接見貴賓或參加會議時,比較注重西裝的質料、剪裁和顏色。至於一般自由職業者或藝術工作者,相比之下比較輕鬆,不必講求成套,但仍須注意整齊和美觀。
(2)穿西裝應有的儀表
男人的西裝依扣式的排列,可分為單排扣樣式和雙排扣樣式。穿單排扣西裝,多為三件式,即配背心一件,但是近來背心已逐漸被淘汰,不穿背心的形式已相沿成習。坐下時,為求舒適,西裝扣可打開,但站起來或走路時,應扣上西裝的紐扣。
至於穿雙排扣西裝,則不必穿背心,應扣上明扣及暗扣,這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西裝給人以穩重、信任、帥美的感覺,但是剪裁須合身,熨燙平整筆挺,注意將西裝口袋的袋蓋放在外麵,盡可能使西裝上下身同一色係,這樣較能凸顯紳士氣派。
(3)男人著裝禁忌
第一,忌西褲過短(標準西褲長度為褲長蓋住皮鞋);
第二,忌襯衫放在西褲外;
第三,忌不扣襯衫扣;
第四,忌西服袖子長於襯衫袖子;
第五,忌西服的衣、褲袋內鼓鼓囊囊;
第六,忌領帶太短(一般長度應為領帶尖蓋住皮帶扣);
第七,忌西服上裝兩扣都扣上(雙排扣西服則應都扣上);
第八,忌西服配便鞋(休閑鞋、球鞋、旅遊鞋、涼鞋等)。
在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服飾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形象負責的表現。身為男士,注重著裝禮儀可以為工作、社交、商談、生活加分。
最起碼的禮儀要求——清潔
幹淨整潔的外表能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儀態禮儀最基本的要求。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容貌,但是不管什麼樣的容顏,使它煥發光彩的第一步必然是幹淨整潔,這是最起碼的禮儀要求。沒有人會稱讚一個外表上看起來髒兮兮的人有品位、有魅力,況且注重清潔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種表現。
幹淨整潔的外表能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儀態禮儀最基本的要求,那麼整潔的外表包括哪些方麵呢?
(1)保持牙齒衛生
白淨的牙齒是外表整潔的第一表象,會為人們增添幾分意想不到的魅力。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滿口黃牙自然會降低你的自信心,別人看在眼裏同樣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不了解你的人很可能認為你是個不重外表的粗人,甚至認為你對他不夠尊重。
(2)注重手和指甲的清潔
手可以說是人的第二張臉,在與人交往時,行握手禮是在所難免的。如果你伸出一雙髒兮兮的手,別人很可能對你產生想法,也可能將他人置於為難境地。與你握手吧,你髒兮兮的手讓人看了生厭,不與你握手吧,你的一片盛情讓人難以推卻。所以,為了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注重手的清潔衛生是十分必要的。
關於指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著名歌手濱崎步了,她每次化妝時僅在指甲上就需要花費五個多小時,真是令人驚歎!當然,我們不是要求每個人都要像她一樣,但是對指甲的清潔和修剪卻是萬萬不可馬虎的。因為,指甲的清潔與否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對禮儀的重視程度。幹淨、漂亮的指甲,給人以輕鬆、舒適的感受,可為雙方的交往創造更加寬廣的空間。否則,很可能影響彼此的往來。
(3)惱人的氣味不能有
口臭、腋臭、煙味、酒味、鞋臭味都是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之一,這些氣味都會使你看起來肮髒、邋遢,令人覺得不舒服。
第一,清除口臭。
口臭是破壞人際交往的一大禍害。沒有人願意與有口臭的人交談,尤其是近距離交談。
在社交過程中,注意口腔衛生,可以為社交增添信心。
第二,腋臭影響個人形象。
腋臭又稱為狐臭。人體腋下有一種大汗腺,它除了排泄汗液以外,還會排泄較多的代謝產物,如脂酸、蛋白質等,這些物質在皮膚表麵正常的寄生菌的作用下,就會產生出難聞的氣味,尤其在夏天,由於氣溫高,汗腺分泌旺盛,氣味就顯得更大了。有些人大汗腺較多,又多分布在腋下,於是就形成了腋臭,因此,為社交設置了障礙。
在參加社交活動前不注意個人衛生,別人可能認為你不懂得禮儀,從而毀壞了自身形象。
第三,煙味、酒味、鞋臭味。
相比較而言,煙味、酒味和鞋臭味沒有口臭和腋臭那樣嚴重,但是同樣會影響個人形象,影響社會交往。
現在有很多人喜歡抽煙、喝酒,其實這並不是好習慣,抽煙喝酒不僅會加速皮膚的老化,使皮膚喪失原有的彈性和光澤,還會產生難聞的氣味,違背了形象禮儀的第一步——清潔原則。
鞋臭味與煙酒味一樣,也是形象禮儀中的禁忌。
形象禮儀的第一步就是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這不但能為自身形象的塑造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社交過程中,還可以縮短彼此的距離,為增進感情創造條件。
微笑是最好的禮儀
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不僅體現在穿著打扮、言談舉止中,還體現在一笑一顰中。人們都將微笑視為抵禦無聊、尷尬、為難的手段。麵帶微笑的人永遠受歡迎。
人是盛情動物,笑是人的本能,真誠的微笑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影響他人情緒。當你走在大街上,遇到一個陌生人向你微笑時你的感覺是什麼?你可能發現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推著你跟他接近,換一個角度講,如果你看到的不是麵帶微笑的人,而是一張陰沉的臉,你的感受又會怎樣呢?恐怕原本高漲的情緒也會跟著低沉下來。此時,你是選擇與他接近還是疏遠呢?大概會選擇後者吧!
人和人的交往也是一場博弈,而微笑就是讓你獲得最大利益的最好武器。它不僅可以影響你自己也能感染他人,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誤會。
當你跟朋友吵了一架之後,忽然有一天見麵時,你給她送去真誠的一笑,之前的愁雲自然煙消雲散。對方再還你一個友善的微笑,雙方一定可以和好如初。倘若雙方見麵時,你擺出一副“苦瓜臉”,矛盾不但不能化解,反而還有被激化的可能。對方會認為你心胸狹窄,不懂禮貌。
有句諺語說得好:微笑是兩個人之間最短的距離。人際交往中離不開笑,一個沒有笑的世界簡直就是人間地獄。
的確如此,幸福來自笑容,健康來自笑容,修養來自笑容,成功的交際來自笑容。由此看來,微笑便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禮儀。
評價一個人是否懂禮儀、有修養,不僅要看他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還要看其是否常常麵帶微笑。
與人交往時,不妨加點微笑,這是聯絡雙方感情最有力的工具,隻要你笑得真誠,笑得和善就能叩開他人的心扉,達到相互信任的目的。
在社交活動中,微笑是最美的禮儀。它不僅可以使人變得嫵媚動人、可親可敬,還相當於投資一個高利潤、無風險的項目。任何人都不會拒絕別人的微笑,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對他人微笑。真正做到經常以親切的微笑對待他人的人並不多。
微笑可以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增進感情、促進交流、緩解氣氛。
不管在商務交流中,還是職場交往中,微笑都成為一種代表和平、友好、關懷、問候的信號。有了微笑,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可能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有了微笑,相互記恨的仇人可能成為至交;有了微笑,大歎人情冷暖的人可能會感覺到愛的溫馨。
微笑是最好的禮儀,是社交場合不可缺少的麵部表情,是禮貌待人的具體體現。在社交場合裏,微笑可以使人心曠神怡,神采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