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2015年6月,我要講述故事早在30年前就已經開始,不過時間過的太久,期間很多社會變遷已經無從考究,當然也有一些是不能說的,而且考慮到網絡小說的讀者大部分都很年輕,所以我將故事背景放在了2002年。
2012年我創業失敗,準備收拾行囊離開健身行業,那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丹.艾瑞裏的《可預見的非理性》其中很多精彩的案例讓我驚歎的同時又感覺很熟稔。我遍尋記憶裏與之對應的片段,然後驚奇的發現那些令人震撼的故事其實就是我身邊人過往的人生,於是我決定繼續留在健身房,隻為記錄這些值得好好研究的過往。
我的年紀很尷尬,算是不老不小,2008年初從事健身行業,如今已經8個年頭,中間經曆了一次創業。在我的客戶中有這樣一個小群體,40至55歲的中年男士,家蘊殷實,事業有成,揚金似土,揮斥方遒。這些出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老大哥,經曆了這古老國度兩千年曆史中進步最快的三十年,並以他們各自的方式走到了如今。
在健身房裏,我是他們的教練,為他們製定計劃,督促他們訓練,
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是我的人生導師。每次訓練結束後我會為他們拉伸韌帶、放鬆肌肉,這是他們最舒服的時候,也是我最愉悅的時候。因為我很想知道這些老大哥獲得人生成功的方式方法,還有具體踐行的細節,以便從中有所總結,所以我經常在放鬆肌肉的時候厚著臉皮求教。
我沒錢去讀商學院,但這些大佬遠比教授實在,很少高談闊論。
我最初的目的隻是想積累一些商業經驗,在蟄伏的日子裏盡量充實自己,以便下一次揚帆起航,所以在一番刻意而漫長的接觸之中,每當有所收獲,我都會細心記下。三年之後,紅皮筆記本的最後一頁被歪歪扭扭的字體填滿,然而當我從頭梳理這些故事的時候,我震驚的發現,似乎超群的商業頭腦並不是他們取得成功的關鍵,這些人的性格深處,隱藏著一些相同的印記,或許這才是令他們殊途同歸的根源所在,或者說擁有這樣性格特征的人,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中一位很有代表性的老哥哥,人生際遇之精彩,實在讓人歎為觀止,他的故事我會有選擇的融入主人公的身上,在此先提一句,他曾經在完全不同的領域三次創業成功,鑒於他的性格,我覺得就算再失敗一百次,他也能毅然站起來,完成華麗的轉身。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在這短暫的曆史篇章裏完成了翻覆恒宇的蛻變,我們渴望繁榮富強,我們需要有夢想有能力的個體站出來,推動民族前行,而像主人公王淵一樣的眾多時代巨子,用他們兢兢業業的青春回應了這個召喚。
2015年,我延後了自己的創業夢想,因為在此之前,我很想做一件事——講述一個時代的故事。我告訴大佬們我要寫你們的故事了,為了進一步了解時代背景,希望能采訪你們一次,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接受了我的采訪要求,為了這一圈的采訪,我回到了曾經工作過的北京,一個月後回到成都,又一個月,我開始落筆。
非常感謝這些老大哥不吝賜教,我得以將他們的故事總結提煉,從而塑造了主人公王淵,通過和他們的交流,也讓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到過去三十年中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今的商業社會又有一些怎樣的規則。
時代大潮有來無回,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停的經曆,當你停下腳步回頭觀望上一個潮頭時,卻渾然不覺已然身處潮中。而我則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講述這些弄潮兒的故事——王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