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9年——秦昭裏王48年,羸政1歲。
正月,秦始皇羸政生於趙都邯鄲,名政。後世稱之為秦始皇。
其父異人是秦孝文王柱之子,後改名為子楚,為秦莊裏王。其母是邯鄲豪家女,趙姬,後為王太後。此時正逢戰國晚期"秦、趙大戰"階段。
公元前258年——秦昭裏王49年,羸政2歲。
秦將王陵、王齕先後任主帥攻趙邯鄲。邯鄲保衛戰爆發。
公元前257年——秦昭裏王50年,羸政3歲。
武安君白起拒絕出征,被賜死於杜郵。
趙、魏、楚三國聯軍,大破秦軍於邯鄲。秦將鄭安平部被重圍,無法撤退,鄭安平率2萬秦軍投降。商鞅變法以來,90年間,秦第一次被重創。
異人與呂不韋返回秦國。
公元前256年——秦昭裏王51年,羸政4歲。
秦攻趙,取20餘縣。
周赦王與諸侯約從,攻秦。秦取西周,取其邑36城,人口3萬。
周救王卒。
公元前255年——秦昭裏王52年,羸政5歲。
周民東亡。秦取其器九鼎。周初亡,秦相範雎罷相,由蔡澤代。
公元前254年——秦昭裏王53年,羸政6歲。
韓桓惠王入秦,魏委國聽令。荀子與弟子李斯等人議兵於趙孝王前。
公元前253年——秦昭裏王54年,羸政7歲。
昭裏王郊見上帝於雍城。
公元前251年——秦昭裏王56年,羸政9歲。
秋,秦昭裏王卒,時年75歲。孝文王立。趙國送趙姬和秦始皇歸秦。
異人(子楚)立為太子。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羸政10歲。
孝文王除喪,十月繼位,三日卒,時年54歲。子楚立為王,為莊裏王。羸政立為太子。尊華陽夫人為太後,異人生母夏姬為夏太後。
公元前249年——秦莊裏王元年,羸政11歲。
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洛陽十萬戶。
東周君與諸侯謀秦,伐之,盡入其國。初置三川郡。
公元前248年——秦莊裏王2年,羸政12歲。
秦將蒙驁伐趙,定太原。
公元前247年——秦莊裏王3年,贏政13歲。
秦將蒙驁攻魏、趙,取37城。秦將王齕攻上黨,初置太原郡。
信陵君臨危受命,返回祖國,親率五國合縱之師擺秦於河內,蒙驁敗走。
信陵君率軍追擊至函穀關,撤退。信陵君二次擊敗秦軍。
五月,莊裏王卒,時年35歲。太子政立為王。國事皆決於呂不韋,尊為"仲父"。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羸政14歲。
晉陽反,蒙驁擊定之。
秦王政批準始修鄭國渠,修建驪山墓。
呂不韋始作《呂氏春秋》。
公元前245年——秦王政二年,贏政15歲。
秦將廡(biao)公攻魏之卷,斬首三萬。
秦用反間計,使趙不用廉頗。
公元前244年——秦王政三年,羸政16歲。
秦發生嚴重饑荒。蒙驁伐韓,取13城。
趙用李牧為將。
王齕死。
公元前243年——秦王政四年,羸政17歲。
春,蒙驁伐魏。十月,發生蟲災,接著發生瘟疫。
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信陵君無忌病酒而卒。
公元前242年——秦王政五年,贏政18歲。
秦王政聞信陵君卒,蒙驁大兵伐魏,取20城。初置東郡。
秦土地和齊接壤。
公元前241年——秦王政六年,贏政19歲。
楚考烈王做協約長,春申君監軍,趙將龐煖為總指揮,五國合縱伐秦,秦出兵,五國兵罷。
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羸政20歲。
彗星出現北方及南方,夏太後死,以周天子禮製獨葬杜東,蒙驁死。
攻趙,取龍、孤、慶都。
公元前239年——秦王政八年,羸政21歲。
王弟長安君成嶠將軍擊趙,反,被鎮壓,長安君死屯留,軍吏
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
謬毐封長信侯,予之山陽地,事無大小皆決於毐。以河西太原郡更為毐國。
《呂氏春秋》成書。
韓桓惠王卒,韓王安立。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羸政2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