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無垠的銀河中,適宜居住的星球很少。人類起源於古星,不知為何卻又被古星和自身拋棄。
被拋棄的人們乘坐飛船前往銀河深處探索,在冷凍倉中待了不知多少時間的他們發現了理想的星區。
以第一次發現可以居住的星球為******之始,幾百年來,人類以近乎恐怖的速度向外擴張著,在數個星區幾十顆大大小小的星球上建立了殖民地。
與極快擴張相對應的,人類以飛行隊十幾艘飛船上記錄的科技為基石,將一切知識和資源用於生存和獲得想要的一切。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和在飛船上所餘留不多資料中描述的一樣,擴張中的人類也由於各種原因發生了紛爭,一如他們的祖先——而科技用於戰爭,也於戰爭中急速進化,讓人類前進的大部分科技正是戰爭的產物。
體積對數減小,效率功率成倍增長的聚變反應堆、讓人類可以光速在宇宙空間進行旅行的扭曲引擎、以扭曲引擎為核心開發的空間折越技術、讓機器在一定強度光線下永遠工作的太陽爐等等。
與飛速進步的科技相對應,幾百年與之前幾千年的時光並沒有讓人類的身體有太多的進步,當然與恐怖而又險惡的宇宙空間相比,人類身體素質的進步或許隻是徒勞而已。
舊世紀的資料顯示,第四次技術革命之後人類就曾經嚐試過生物體的改造,然而卻由於種種原因失敗。
好戰的人們也有疲倦的一天,新世紀五百八十三年,參戰的三個國家和同盟——聯邦、帝國、七國聯盟簽訂了停戰條約,宣告持續一百餘年的星區大戰基本結束,進入各方仍然緊張卻又能夠克製的時代。
和平時期的人們開始收拾原本已經建立而又被損毀的差不多的一切,將戰爭時期不知屠殺了多少人的機器與科技用於重建家園和尋找財富。
“這是虛空的賜予。”
和平的年代持續了一百多年後,新世紀六百七十五年,注定將載入史冊的克魯澤教授於他的實驗室中看著手上的一抹冰晶,在攝像機下說出了這樣的話語。
“今天,我將在這兒宣告一個時代的來臨,就如同舊世紀扭曲引擎的開創宣告人類進入宇宙空間探索一樣。”伴隨著克魯澤教授的話語,他左手上的冰晶不斷生長變化,逐漸成為一朵漂亮的蓮花,“我將這從寒冷宇宙中獲得的力量稱之為虛空之力,人類將背靠前人的科技,用這虛空之力邁上更加廣闊的征途!”
克魯澤教授的宣言過後,在宇宙中漂流的一些人發現自身擁有了不可思議、現有科學技術和理論沒有辦法解釋和應用的虛空之力。
人類開始用雄厚的人力和財力對這宇宙的賜予進行研究。
而克魯澤教授作為虛空之力的發現者和預言者,自然是成為了第一要員。
發現虛空之力後的第五年,克魯澤教授以自身的學問和其他種種說服了聯邦、帝國、七國聯盟聯合進行研究,並帶領各國最有實力的四百餘名名科學家和更多的專業人士利用數個星區的最好資源在一顆由三大勢力共同建立的殖民衛星上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