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好吧。所以,隻要你去海城,他們就可以幫忙做這些事情。“
“伯謙啊……“寧玉琴搓著手道:”你們呢,留下來幫忙。我呢,也繼續我的工作。“
“不,這是交換條件。隻有你去海城,他們才會幫忙。”
寧玉琴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望。
“今氣不錯啊……”
“嗯,花板挺好看的。”
“嗯,中間那兩道梁很有藝術特色……”
“阿姨,“裝不下去了,何真真道:“謝伯謙也是擔心您。這邊的生活條件差,您現在身體也不算太好。好不容易找到您,萬一您病倒了,謝伯謙怎麼辦?您不為自己考慮,也為您兒子考慮一下啊。”
“是啊,而且海城那邊已經有兩萬多人,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如果我不去,你們會在這裏幫忙嗎?”
“不會。”
“會。”
謝伯謙和其他人的回答同時響起。
“那就好了。我就留在這裏吧。”
“可是……”
“沒有可是。”寧玉琴強硬地回答了一句,然後溫和地對謝伯謙道:“你能為我著想,我是很高興的。可是,我也有我應該做的事情,這是我的責任。媽媽理解你,也希望你能理解媽媽。好嗎?”
“可是,你如果病倒了怎麼辦?”
“能把你養這麼大,你覺得我還有什麼事情能把我累垮嗎?”
這話得好有道理……
謝伯謙不這麼認為:“人家很乖的好吧。你那年生病的時候,我還給你唱歌了。”
“所以,我如果再生病,你還會在我身邊的不是嗎?”
其實,如果這裏不是兩人的家鄉,如果寧玉琴不在這裏,幾個人大概率是不會留在這裏幾個月之久的。但是現在,寧玉琴無論如何都不走,他們隻能把這邊的情況弄得好一點再離開了。
霍東已經開啟了新的篇章,在跟老校長了之後,找了幾個人,開始進行太陽能發電裝置的組裝。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做起來簡單了很多,而困難點在於,業城沒海城繁華,科技發展也遠遠不如海城,所以很多零件有點難找。
何真真和趙蕊蕊開始跟著寧玉琴一起給人看病,照顧傷員。
謝伯謙則被老校長分配了一些數據整理統計的工作。他最開始是不同意的,這簡單就是對自己的侮辱,好在被寧玉琴給壓了下來。於是,以謝伯謙的工作速度,每都有點無所事事。
陳劍明和楊雨雨則開始了外出“狩獵”的工作。這種事情對兩人來是簡單加愉快。捕回來的食物,肯定先留夠自己這邊吃的,剩下的才分出去。
寧玉琴每次都想多分一點出去,在這一點上,霍東是同意的,楊雨雨是無所謂的,其他人則表示拒絕。這些下來,寧玉琴吃得好了很多,再加上與兒子相見,身體和精神都好了不少。
其他人的生活稍有改善,但吃樹皮草根的情況依舊是避免不了,好在沒人餓死。
時間推移,太陽能發電裝置勉強拚出了幾組,接下來,相應的將一些新能源車改裝成生產工具,大量節省了人力物力,開墾出了更多的土地,也終於到了第一茬糧食收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