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顧仲安心裏快速的盤算著,這是內宅之事,如果說是自己出的主意,會不會給君上一種內外不分,治家不嚴的印象?如果說是李氏的話就更加不行了,靖雯郡主和李氏如今剛好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李氏身居正妻之位,但“性格溫婉大度,沒有心計和野心”,靖雯郡主雖然屈居平妻,但主持中饋,且身懷有嗣,兩人和平相處,互不相犯對於他來說是最好不過。可若是突然傳出李氏其實也是個“有手段有能力的”,不僅會打破這種平衡,對李氏的處境也是不妙的,他的結發妻子,他怎麼會不了解呢!
顧仲安便將這點子的由來簡要的說明了一下,隻說是受小女兒一句戲言的啟發,妍兒素來不喜這些名聲的,最好不要把她牽扯進來。
“令媛倒是聰慧得緊!”居然是個小姑娘出的點子。
“隻不過是偶爾福至心靈罷了,當不得陛下盛讚!”顧仲安趕緊的步入正題,“所以關於將這些鹽場出讓給哪些鹽商,微臣覺得也可以用這個法子,讓所有持鹽引排隊守支時間過長的或是已經持有一定數額過期鹽引的鹽商們,公平投標競爭。”
“可這隻怕是杯水車薪吧!鹽稅乃是國庫收入的大頭,不可能有那麼多的鹽場出讓給鹽商的!而且一旦私鹽數目過多,那麼沿途各地的巡檢司管理也是不容易的!顧愛卿有想過這些嗎?”
乾光帝的語氣很平和,就像一般上級對下屬的那種諄諄教導一般,但顧仲安卻察覺到了別樣的信號,看來乾光帝這次是決定下大力氣整治鹽務了!
有皇帝的支持是成功的第一步,但這還遠遠不夠,畢竟曆史上那麼多次的政務改革,大部分也是皇帝同意甚至主導的,可不也有絕大多數沒有成功嗎!這次鹽稅的改革除了可能損害皇帝本身,再就是權貴們的利益了。他們再也得不到額外賞賜的鹽引,還有那些為了優先到戶部購得鹽引,而找他們路子孝敬的銀錢。
“陛下聖明,確實是這樣,其實這個法子隻要能解決西北部地區,百姓們吃不起鹽的問題即可!”
顧仲安低著頭回話,但他的餘光就感覺到乾光帝臉上露出的些許滿意的表情,乾元帝西北一戰成名後,安安穩穩幾十年的西北邊境,隨著新的西漠耶律汗王的上位,又有了隱隱不安分的跡象。這對乾光帝來說既是挑戰,可又是巨大的機遇!到時候,西北一帶就會成為重要的糧草供給地之一,當務之急自然是要解決鹽價過高,百姓離散而導致的田地荒蕪的不利因素了。
“那對於剩下的沒有取得鹽場經營權的鹽商們,顧愛卿有何高見?”
“微臣惶恐,臣下不才,確有一解決方案!可隻怕多有鄙陋,有礙聖聽!”顧仲安的心理有些激動,有些緊張,他將身子恭敬的佝著,很臣服的樣子,幸好他長久以來,情緒都不輕易外露,倒是顯得很鎮靜從容。
乾光帝微微點頭,“顧愛卿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