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商人如同狐狸(3)(2 / 3)

原來,在投標的前一天晚上,格蒂來到那位頗有名望的銀行高級職員的家裏,說服他代表自己去投標,並許諾事成之後的報酬。第二天,當這位銀行高級職員出現在投標場時,那些石油大亨們以為,他一定是替某個財力更為雄厚的大公司來投標的,所以紛紛退讓,不予叫價。因而,銀行職員替格蒂輕而易舉地取得了這塊風水寶地的租借權。

季山英太郎是日本有名的富翁。他想興辦一座高爾夫球場來作為事業的開端。幾經努力,他終於選中了一塊場地,按市價值2億日元。但競爭者很多,如果互相加價,價格就會相應抬高。怎樣才能得到這塊場地,而且使價格不至於提高呢?

他找到了地主的經紀人,表明了自己想購買這塊場地的意願。

經紀人知道季山是個有錢的主兒,想敲他一筆,便說:

“這塊場地的優越性是無可比擬的,建造高爾夫球場保證賺錢,要買的人很多。如果季山先生肯出5億日元的話,我將優先給予考慮。”

“5億日元嗎?”季山神秘地一笑,表現出對地價行情一無所知的樣子:“不貴,不貴!我願意買。”經紀人喜滋滋地將此情況向地主作了報告,地主也大喜過望。他們都覺得5億日元的價格已高得過頭,所以回絕了其他的競爭者。所有想購買這塊場地的人,聽說自己的競爭對手是大富翁季山,也都紛紛退出了競爭。

自此以後,季山再也沒去找那個經紀人。經紀人多次主動找上門來,季山不是避而不見,就是推三托四,說買地之事尚需斟酌斟酌。

究竟季山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安的什麼心,他對誰也不說,誰也摸不透。

這可難壞了經紀人,他一再催促季山將買地之事趕快定下來,季山還是不理不睬,最後才說:“這塊地我當然是要買的,不過價錢怎麼樣呢?”

“你不是答應過出價5億日元的嗎?”經紀人趕緊提醒說。

“這是你開的價錢!事實上地價最多隻值2億,你難道沒聽出我說‘不貴,不貴’的譏諷意味嗎?你怎麼把一句笑話當真了呢?”季山不緊不慢地說。

這下子,經紀人才如夢初醒,發現已中了季山的圈套,隻好照實說:“地價確實隻值2億日元,您就按這個數目付款如何?”

“真是笑話,如果按這個價格付款,我就不需要猶豫了。”季山回答說。

經紀人進退維穀,由於其他人已退出競爭,如果季山不買就無人來購買了。最後隻好以1·5億日元成交。財富箴言:在商場上,為了爭取主動,出奇製勝,有時需要設一些小“圈套”,耍一點小“花招”。

玩弄數字遊戲

有位藥房老板到太陽銀行請求貸款。在申請單上,藥房老板填了“91萬元”。銀行經理土田正男是位企業調查專家,立刻注意到“l”萬元的尾數。他走上前去問道:“你為什麼不貸100萬或90萬呢?”

“這次91萬正好夠,90萬我不夠,100萬卻多了點,銀行不會不方便吧?”

“不會,不會!”土田正男非常欣賞這“l”萬元,立刻準許了。這是以“數字”取得了別人信任的事例。因為在人們看來,特別精確的數字給人以慎重細致的感覺,表明你一定是一位可以信賴的人。

查爾斯·斯瓦伯是美國著名企業家。他屬下一個工廠的員工總是完不成定額。為此,斯瓦伯換了好幾任廠長,然而卻不奏效。一次,他任命了一個自己十分賞識的人做廠長,但是產量仍然上不去,於是斯瓦伯決定親自處理這件事。

一天,他來到工廠問廠長:“你這麼有能力的人,為什麼也不能把工廠搞出個樣子?為什麼不能使工廠生產出應該生產的東西?”

“我不知道怎麼回事”,廠長答道,“我勸說過工人們,罵過他們,還以開除他們相威脅,但全無濟於事,他們仍然完不成自己的定額。我簡直是束手無策。”“那麼,你領我到廠裏看看吧。”斯瓦伯說。他們來到生產車間時,正值白班工人要下班,夜班工人要接班的時候。

斯瓦伯到各生產崗位一轉,看到工人們工作無精打采。斯瓦伯問一個日班工人:“你們今天一共煉了幾爐鋼?”

“6爐。”這個工人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