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性社會學研究所曾經就中國人性生活狀況,在全國範圍內對20~64歲的公民進行過分層隨機抽樣調查,專家稱調查成果在10年內都具有指導意義。調查表明,中國成年人的性能力在衰退,他們的性生命周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0~64歲的中國男人,隻能把每月超過一次以上的性生活頻率保持到平均439歲;到了平均477歲,男人的性頻率便低於每月一次了;到平均559歲,則一年平均連一次性生活都不到,性生活基本停止了。
美國性學專家在中國重慶的一次性學論壇上公布了性愛頻率公式:性愛頻率=年齡的首位數×9。即一個在20歲年齡段(20~29)的人,他的性愛頻率是2×9=18,就是說適合他的性愛頻率是10天內過8次性生活;30~39歲的人,性愛頻率為3×9=27,即20天內過7次性生活,以此類推。
無論是全國人大的性生活狀況調查,還是美國的性愛公式,不僅引起了醫學界、心理學界、社會學界的足夠重視,而且在中國公民中反響強烈,忙於事業的中青年懷疑自己有病而性愛頻率過低,而40~50歲的辛苦族更有“不能達標”的難言之隱。
性不僅是人的本能,它同時是體現人的精神、心理、生理和情緒的綜合指數,當我們聚焦於男性的“下崗”問題的同時,我們不但要理解他們的生理、心理、認知結構和生活狀態,並且要了解他們得以生存的社會文化、經濟結構和倫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