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震富(1 / 2)

公良承安排綠衣出去後便找來仆人安排雕刻,這可是技術活,自然不是公良承能做的,不過這個年代雕刻之人還是很多的,尤其是鹹陽本地,光是十二萬天下富豪便可看出鹹陽要多少人了。

事情安排出去,公良承便開始整理自己的書櫃了,書櫃**有三套書籍,皆是竹簡製成,公良承隨意翻開看看,三套都是一樣的,想來是他和弟弟們一人一套。

公良承抽出自己的那一套,發現上麵皆是諸子百家話語的摘抄,以儒家、法家為最多,想來是受了始皇和李斯的影響,公良承翻開細細品讀一番,卻是和後世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如此看了一會公良承便覺得體力已是不支,隻能轉到幾案前放在幾案上觀看,同時在心中為自己這身體健康程度打了一個最低分。

竹簡上並沒有標點,公良承看著很是不適應所以便自己提筆標記起來,如此中午時分便全部標記完了,可見書籍甚少。

“先生,雕刻之人問雕刻什麼字體。”一位奴仆近前問道。

“字體?”公良承從書中把腦袋提起來道“哦,等等,我書寫一遍,便照著我的字體刻吧。”公良承說完吩咐人取來縑帛再次把【師說】寫了一遍讓奴仆送去。

一切做好,公良承再次沉浸在古書中,並且幫著弟弟們也把竹簡上的語句斷開,畢竟公良承是想著把這標點之用公布於世的,如今自己地位並不高,故此隻能從身邊的人影響起。

日子在忙碌與整理知識中慢慢度過,此時家中古籍並不多,公良承專門出去上大一點的書館買了兩車書籍回來,別看兩車,若是按照字數放在現代印刷的書籍一輛自行車就能拖回來,可見此時竹簡的不便。

公良承在整理書籍的時候還偶然想起,記憶中祖龍始皇每日裏的批文都要一石,一石便是一百二十斤,換成二十一世紀的斤也是要六十斤的,可見祖龍始皇的辛苦。

三天的時間匆匆過去,公良承對這個時代有了一個更好的認知,他雖沒把握能高居殿宇,但是在這個時代生活還不是很難的。

三天裏,他除了第一天安排下去的一篇【師說】和後來買了一些書以後,每日裏便是研究黃豆了。

不知道是因為他前世母親的東北血統還是因為前世他本身的愛好,在他前世獨自生活的時候最喜歡吃的便是大醬,保姆請的也是東北人,有時會在家中做一些大醬,公良承有時也在一邊看著,大體過程還是記得的。

而且東北大醬很好做,隻需要大豆、鹽、水便可,三天來他通過回憶模仿已經將大醬研究出來了,更是下了大投資直接醃製了十大桶的分量,想來是夠了。

大醬的製作需要發酵和打耙,周期約莫一個月的時間,家裏人多不明白他要做什麼,公良承也不解釋,隻是每日裏忙碌著,公良氏依舊每日與公良承母慈子孝,隻是會固定的問忠叔與綠衣公良承每日裏的行動。

公良康和公良允在當天下午便回來了,這兩天每日裏都去讀書識字倒是沒有惹出什麼麻煩,隻是公良允依舊有些調皮,倒是常常出去玩樂,公良氏也會適當的批評一下,公良承對此倒是沒有什麼表示,孩子麼,玩樂下是正常的,畢竟公良允才十二歲。

為了不讓這個小弟弟學壞公良承也跟著出去過一次,自己這弟弟多去的是棋社,此時最為流行的便是六博了,玩法現代早已失傳,有些類似於象棋,不過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公良承跟著玩樂幾次很是喜愛,畢竟前世他便喜玩軍旗、象棋一類的,隻是受於父親臨終囑咐學的圍棋,如今發現這種玩法多樣化的六博甚是喜愛。

這幾日礙於忙碌家中瑣事公良承沒有時間玩樂,卻很也買了些此類書籍回來看了看,最小的弟弟公良允見哥哥如此喜愛也是高興,畢竟每日裏出去玩也沒什麼玩伴,多是一些富商子弟,若是公良承能跟著一起玩他當然高興了。

公良承在心中也是想著若是自己有閑暇便陪陪小弟,否則與那些富商子弟玩的多了誰知道出什麼事。

可以說這一家最讓人放心的孩子便是公良康了,十四歲的他便如老學究一般每日看書識字,手還不停在沙盤上方比劃著,尤其是見到公良承新添加的書籍,更是如獲至寶,每日裏再也不幹別的,若不是公良承拉著,想來吃飯時都要看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