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說好話是最劃算的生意(1)(1 / 3)

說好話是天底下最劃算的事。這個世界上最劃算的事情是不用費力氣就能獲得某些東西,當然,說話是不用費力、費錢的事,而說好話卻能讓自己收獲很多東西。與其去費力費錢的保健、鍛煉,倒不如用說話打開自己的社交市場。

——蔡康永

1.無論什麼身份、職業,討喜才能打開社交市場

一個成功的人,人脈是很重要的,做到社會與生活上的討喜,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升自己的人脈關係。

可是,討喜並不是說做簡單練習就能輕鬆學會的,其實,這兩個字有很深的內涵,他與實質性的東西不同,卻有比任何東西更實際的作用。討喜的人能夠輕而易舉的獲得別人肯定,而不討喜的人即使擁有最出眾的才華,也不見得會被人賞識。

不得不說,蔡康永是一個很討喜的人,因為他知道掌握住討喜的度數,他也知道怎樣才討喜,他更知道,在主持人這個身份中,自己怎樣說話才叫藝術。

抽出蔡康永主持的節目《康熙來了》來看,與他搭檔的人是小S,小S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她說話常常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且風格大膽,而蔡康永是一個講究頭腦的人,他懂得控場,並且能有效的迎合搭檔,一個能充分搞笑,一個能融合氣氛,這樣的主持搭檔風格也贏得了娛樂圈的一致肯定。

其實,小S也是一個懂得控製氣氛的人,雖然說話大膽,但是她知道把握度數,然後讓蔡康永最終來圓整個話題,這樣相互輝映著,便成功主持了一場又一場的節目。

娛樂圈的人並不一定都是蔡康永所認識的,很多他節目做客的嘉賓都是與他初次見麵,可是無論是初次或者多年前結識的老朋友,他們對蔡康永的評價都是肯定的。

要問蔡康永是不是天生就是一個當朋友的料,到還不如直接說他有什麼交際的技巧。

不要說你好,要說歡迎

我們看到蔡康永主持的節目中,很少見他對新嘉賓說“你好”,他的開篇語常常是“今天我們請來的這個非常厲害,他是……”,這樣一說,兩個人的距離就拉近了。隻有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會說:“你好”,因為這是結識陌生人的一個禮節。可是,如果想拉近距離,你單純的一句“你好”就一定起不了作用。

在你表達歡迎的前麵,加上一些追捧的話,讓嘉賓打心眼兒裏喜歡你,自然他們就會讓你的節目豐富多彩。

爆料要請對方自己說

通常一個好的節目都有爆點,但是在不清楚嘉賓是否允許爆料的情況下,你應該怎麼不失風度地爆料成功呢?當然,要是爆點從你的嘴巴中說出來,那麼,你幾乎就和“討喜”兩個字擦身而過了。

最聰明的辦法是要利用語言引導,然後讓對方將爆點說出來。

不必過於客氣,那隻是逢場作戲

對於主持人來說,想要拉進彼此間的距離就一定要掌握好彼此說話的度數,首先,兩個人說話不能太客氣,因為,兩個人的關係是要靠情感維係的。如果說話的語氣太過於客氣,那麼,彼此的距離就會被拉遠。

打個比方,如果聊天的時候每句都是用“請問”,那麼,你們的交談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訪問,而如果直接說出對方稱呼再問問題,雙方就變成了閑聊。對於閑聊和訪問來說,自然是前者更加容易促成彼此間的友誼。

小E與一個新朋友喬密約在市中心的咖啡廳見麵,主要是想讓喬密投資他的公司。於是,小E提前十分鍾到,然後見喬密遠遠走來。

“嗨!在這兒!”小E朝喬密伸手打招呼。

喬密回應了一下,然後走過來。

“聽說你常來這家咖啡館喝咖啡,想必一定不錯吧。”

“是啊,這家的純咖啡很不錯,要不要嚐一下?”

“好啊,真是難得有這樣舒心的日子啊!最近公司的資金還真是讓人發愁。”

“公司怎麼了?有很麼困難嗎?”

“資金上的問題,小事,來,我們嚐嚐這咖啡。”

於是兩個人喝了一口咖啡,喬密繼續說道:“怎麼樣?還不錯吧?”

“恩!果然不錯,我本來也比較喜歡喝咖啡,我記得xx區有家咖啡廳不錯,改天我們一起去嚐嚐?”

“好的呀!那家我也聽過。”

“那就等我把公司事情處理好的,我們一起去看看。”

“您公司需要多少資金呀?”

於是兩人就把話題轉到了資金上麵。

小E在這段對話中運用了很多語言的藝術:

第一、套近乎

他打招呼並沒有注重禮節,也正是沒有用傳統的方法打招呼,所以他們能更快的相識。

第二、找共同的興趣

找到雙方共同的興趣,彼此的距離自然就拉近了。

第三、間接地說出主題

在宴會上如何說出主題大概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其實,這並不難。往往越急於將主題說出來的人,就越是容易失敗。其實在談話中間接地說出主題,會更加容易讓對方接受你的提議。

掌握了談話的主要門路就能讓說話的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也隻有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為了日後的成功,努力向蔡康永學習吧!

2.說話與做人有著密切聯係,先會說話才會做人

蔡康永經常對大家說他的朋友很多,雖然不常聯係,但他們也是自己的朋友!有事的時候找他們還是會幫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