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英雄(2 / 2)

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中〕魯迅:《華蓋集·記念劉和珍君》

真正的英雄即使默默無聞,他畢竟還是英雄。〔中〕秦牧:《和年輕人聊天·無名氏登山英雄》

僅僅天賦的某些巨大優勢並不能造就英雄,還要有運氣與它相伴。〔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生活裏總有讓人做出英雄行徑的地方。〔蘇〕高爾基:《伊則吉爾老婆子》

英雄精神的某些具體表現以及英雄事跡所造成的各種情況的湊合,往往是帶偶然性的。〔蘇〕加裏寧《論共產主義教育》

要成為一個大英雄,條件之一就是不怕做狗熊。〔美〕埃裏奇·西格爾:《愛情故事》

英雄之所以迷人,部分原因是他們極能控製——對自己和別人的控製。〔美〕戴維:《追求卓越的管理》

豪傑之士,不患無才,患不能養其氣;不能養其氣,雖有奇才,適足以殺其身。〔中〕秦觀:《淮海集》

英雄固能造時勢,時勢亦能造英雄。英雄與時勢,二者如形影之相隨,未嚐少離。既有英雄,必有時勢;既有時勢,必有英雄。〔中〕梁啟超:《自由書·英雄與時勢》

離於眾庶,則無英雄。〔中〕李大釗:《李大釗選集》

一種過度的勇敢和豪情,尤其當它表現在形勢險惡的時候,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一個英雄的性格,並且使一個人成為後代的景仰對象。〔英〕休謨:《人性論》

英雄主義或武功,是一般人所大為崇拜的。人們把它看作一種最崇高的價值。〔英〕休謨:《人性論》

無論什麼都不能從世界編年史上抹去用劍刻下的英名。〔法〕雨果:《雨果傳》

據說沒有一個人在他貼身仆人的眼裏是英雄。這是因為隻有英雄才識英雄。貼身仆人也許懂得如何品評他的同行——其他的貼身人。〔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仆人眼中無英雄。這並不是因為英雄不夠資格當英雄,而是因為仆人終究是仆人。〔德〕黑格爾:《曆史哲學》

我們的英雄們正是幹了我們所不得不加以首肯的事,以及我們所幹不了因而往往暗暗地引以為羞的事。〔美〕馬克·吐溫:《馬克·吐溫自傳》

我們總是由於我們所缺乏的優秀品質而欽佩人家、羨慕人家。英雄崇拜的道理即在於此。〔美〕馬克·吐溫:《馬克·吐溫自傳》

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中〕魯迅:《華蓋集·這個與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