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選秀(下)(1 / 1)

深秋季節,一隊長長的馬車向著皇宮神武門馳去。道路兩旁站滿了駐足觀看的百姓。這便是載著候選秀女進宮的馬車隊。在這每輛馬車上都樹有不同顏色和標記的兩盞燈籠,這燈籠代表著車內候選秀女的家庭地位和身份。

董小宛和董千發的小女兒坐在顛簸的馬車裏。聽到外麵百姓喧鬧的聲音,董小宛忍不住掀開車簾觀望。她一眼望去,看見那長長的馬車仿佛無窮無盡似的。

這時,馬車旁的桂嬤嬤見到董小宛將車簾掀開,於是對董小宛說:“請小姐注意儀態!”然後便幫董小宛將車簾放下。

不看就不看,有什麼大不了的。董小宛皺了皺鼻子。

馬車行至神武門前便停了下來。

這時桂嬤嬤將車簾掀起,對董小宛和董千發的小女兒說:“大小姐!二小姐!到了!”

董小宛聽了,便手拿一麵小牌子下了馬車,那牌子上寫著姓氏、籍貫、年齡等字樣。

那董千發的小女兒戰戰兢兢,額頭上布滿了細小的汗珠。下車時,她的腳一軟,差點就摔倒在地,幸好董小宛眼疾手快,將她扶住。

董小宛抬頭一看,隻見兩扇釘了九九八十一顆圓盤似的門釘的紅漆大門已經打開。門上方有一匾額,上書“神武門”三個大字。那神武門總高約有三十米左右,平麵矩形。基部為漢白玉石須彌座,城台辟門洞3券,上建城樓。樓建於漢白玉基座上,麵闊5間,進深1間,四周圍廊,環以漢白玉石欄杆。那門前分別站了兩排士兵,他們腰帶佩刀,站得筆直,一動不動,臉上沒有意思表情,那樣子就像是服裝店裏的塑料模特一般。

董小宛扶著董千發的小女兒與其他秀女站在一起等戶部官員清點人數之後,便跟著步入了神武門。董小宛見那城樓的樓前、後簷明間與左、右次間開門,菱花隔扇門。東西兩山設雙扇板門,通城牆及左、右馬道。四麵門前各出踏跺。樓為重簷廡殿頂,下層單翹重昂五彩鬥栱,上層單翹重昂七彩鬥栱,梁枋間飾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上簷懸藍底鎏金銅字滿漢文“神武門”華帶匾。頂覆黃色琉璃瓦。樓內頂部為金蓮水草天花,地麵鋪墁金磚。

董小宛一行人進了神武門便見到與神武門隔街相對的順貞門。董小宛仔細觀察那順貞門。隻見那順貞門為隨牆琉璃門3座,每座均安雙扇實榻大門,每扇門縱橫各9顆門釘。門內南向正對的也也有一門,門上匾額寫著“承光門”三字,門左右各有東西向琉璃門1座,名延和門、集福門。此3座門間以琉璃頂矮牆相連,在順貞門前圍合成一座袖珍院落。一眾秀女便在這袖珍院落裏等候著。

在這袖珍院落內,臨牆擺了好幾張長桌。桌旁有好幾個太監在那裏坐著,每個太監身前的桌子上都擺了一本名冊。

眾秀女中被點到名的便來到那些太監麵前回答一些問題。回答完之後,便被一個小太監帶到這袖珍院落中的幾間較為簡陋的平房前,隻見每間平房的門前都有好幾個小太監在門口守著。

董小宛被問完問題後,便被小太監領到平房中的一間。那間平房的門口隻有一個小太監守著。那小太監讓董小宛自己進去,而他就在外麵候著,與門前的那個小太監一起並排站著。董小宛掀起門簾走了進去,可是卻隻見到一個宮女守在一處門簾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