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薩裏外出遊學近十載,幾乎集中了那個時代人與主的全部智慧。他把這些書籍、筆記打包背在身上。
終於,他可以背著自己鼓鼓囊囊的包回家了,離開尼沙布爾——那個中世紀最負盛名的“知識之城”——滿懷著對知識的虔誠。
在西亞通向中亞的茫茫高原上,有好多的商隊,為知識而奔波的人畢竟是少數,而為金錢不擇手段者則充塞了道路。
安薩裏遇到了強盜。他們搜掠了商隊的所有財寶。現在輪到安薩裏了。
“除了這些東西,我可以把我所有的東西給你們,求你們把這些東西留給我。”安薩裏抱著自己的包裹。
這些東西是什麼?難道比金銀珠寶更貴重?強盜們打開了安薩裏的包,看到裏麵不過是一大堆黑紙。強盜們大概很迷惑,這個文弱的青年不遠千裏要背回家的難道是這堆沒有一點兒光澤的黑紙?
“這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這是我多年的學習筆記,對你們毫無用處,對我卻是無價之寶。如果你們把它拿走,我的知識就沒了。求求你們,我在求知的路上付出了太多的艱辛啊。”
黃沙彌漫,地闊天空。中世紀的太陽高懸在一文不名的年輕學者和腰纏萬貫的強悍文盲頭上,蒼茫而鮮亮。
強盜頭子哈哈大笑:“搶走你的知識?哼!”強盜們發出此起彼伏的笑聲。“什麼知識?我看到的不過是一堆破書和筆記而已。捆在包裏的知識、能被我搶走的知識恐怕不是你的知識吧。蠢貨,打你都怕髒了我的手,滾吧!”
史書沒有記載安薩裏包裹的去向。我大膽推測,強盜們一定是以輕蔑的眼神狠狠地把包裹擲向安薩裏的懷裏,絕塵而去。
安薩裏後來成為塞爾柱王朝時期最偉大的思想家和著作家,他的《哲學家的矛盾》、《迷途指津》成為那個時代思想的高峰,他的僅有兩萬多字的《致孩子》在上個世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兒童必讀書。安薩裏說:“引導我思想成長的最好箴言是從強盜的口中聽到的。”
智慧心得:
金銀財寶永遠是身外之物,而學到的知識卻是終身用之不盡的財富泉源。
賣色
日本東京某咖啡店的老板,無意中發現了顏色與視覺之間的奧秘:
他請來幾十位朋友,給每個人都端上三杯完全相同的咖啡,但是盛咖啡的杯子顏色不同,分別為紅色、青色、黃色三種。
試飲結果,大家居然對完全相同的咖啡得出了迥異的結論:用紅色杯子的人都說“太濃了”,用青色杯子的人則說“太淡了”,用黃色杯子的人則認為“不濃不淡,剛好”。
咖啡店的老板依據這個實驗結果,想出了節省咖啡用料的方法:他將咖啡店的杯子一律改成紅色,這樣一來,咖啡的用量減少了,卻給顧客留下了咖啡依舊香濃的印象,成了招攬顧客的手段,賺取了更大的利潤。
日本還有一個小茶館,生意本來很興隆,可是店主人為了招徠顧客,特意把茶館四壁刷成了淺綠色,並裝飾了一些名人字畫。不料這座粉刷一新的茶館盡管終日座無虛席,但是月末一結算,收入減少了一半。老板迷惑不解,專門去請教學者。原來,茶館的雅致環境意外地起到了挽留顧客的作用,顧客流動緩慢,從而賣座率大大降低。
於是,茶館老板把牆壁又變成了赭紅色,茶館依舊門庭若市,收入額也恢複到了以前的水平。
而一個美國餐館對於色彩的利用就更巧妙了:
這家餐館設在鬧市區,價格便宜,服務熱情周到,可不知道為什麼用餐的客人卻寥寥無幾,生意一直不好。
餐館老板隻好去求助一位心理學家,心理學家來到他的餐館視察了一番,便建議他將室內的紅色牆壁改成綠色,將白色餐桌改成紅色。前來就餐的顧客果然大增,生意也興隆起來。
餐館老板向那位心理學家請教其中的秘密,心理學家解釋說:“紅色使人激動煩躁,顧客進店後感到心裏不安,哪裏還有心情吃飯;而綠色卻使人感到安定、寧靜。”
餐館老板忙問:“那把餐桌也塗成綠色不是更好嗎?”
心理學家說:“那樣顧客進來就不願意離開了,占著桌子會影響更多的顧客來吃飯,而紅色桌子會使顧客快吃快走。”
智慧心得:
不要被你眼前的顏色所蒙蔽,也有不要帶著有顏色的眼鏡去看周圍的人,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沒有顏色的,隻是你眼睛與心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