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兒回家後,越想越生氣,她氣甘露記不起自己了。又過了幾天,珠兒突然接到聖旨,要她和太子芝草完婚,而自己心儀的甘露則要與長風公主完婚。珠兒聽了這一消息,頓覺頭暈目眩,她實在不明白佛祖為什麼這樣安排。此後她一連幾天不吃不喝,生命都奄奄一息了。太子聽到這一消息,趕來看她。他見到了躺在床上的珠兒,對她說:“就是那日在後花園,對你一見鍾情,是我苦苦哀求父皇,他才肯答應我們的婚事並下旨完婚。如果你真的走了,我也不活了。”說著他就拿起自己隨身攜帶的寶劍要自刎。
就在此時,佛祖顯靈了,他對珠兒說道:“蜘蛛,你定是對我的安排非常不滿吧,可是你想過沒有,甘露的一來一去是誰的功勞,是風(長風公主),所以甘露是屬於長風公主的,他不過是你生命中的匆匆過客。太子靈芝草是當初在寺廟門前的一株小草,他足足在寺廟守了你三千年,可你卻從未看過他一眼。如果我現在再來問你那個問題,你可有新的答案?”蜘蛛聽完佛祖的話,終於有所悟,她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眼前的一切,把握好當下。”聽了蜘蛛的回答,佛祖轉身離去,蛛兒漸漸睜開了雙眼,她一把奪下太子的寶劍,兩人深情地擁抱在了一起……人生的事不可能完全的稱心如意,眼前的一切才是最珍貴的。我們隻有好好的把握住當下,才能夠過的開心幸福。
心中無掛礙,進退皆自在
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在自性中本來就具足佛無漏的功德。但是因為有業障,這些無漏的功德沒有顯現出來。緣就是業,此生有什麼樣的緣,就了什麼樣的緣,這這一過程中,連同心裏的灰塵、汙垢一起清除掉。
印光大師曾說過“雖未斷煩惑,而煩惑不複用事。”大師是要我們能夠徹底放下,五欲六塵,貪嗔癡慢,一切都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眾生皆可往生。淨土法門人皆可修,皆可成就,關鍵就在是否真正放得下。這不僅是在臨終之時,而是現在,即刻。
幾生幾世的修行隻為一個頓悟而已,如果我們可以及早的悟到有舍才有得的道理那該多好呀!
有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孩,沒有了親人,孤身一人生活,他沒有歡喜與悲傷,過的倒是清靜自在。好多的媒婆也都熱心的為她說媒,可是就是沒有一個她看上的,於是她一直等,因為她相信她真正喜歡的那個人一定還沒有出現。
有一次,她在廟會擁擠的人群中看到了一個帥氣的青年,不知為什麼,隻此一眼她就認定了這就是她一直在等的人。隻是這廟會人太多了,她終還是沒有辦法擠到那個青年的身邊,隻能眼睜睜看著青年消失在人海中。
廟會女孩一直都在找這個青年,一直找了兩年,但是絲毫沒有蹤跡,這個青年好像在地球上蒸發了一樣。女孩無時無刻不在祈求佛祖,希望能再見到那個青年。
佛祖被其誠信打動,於是顯靈到她麵前,對她說:“你果真想再見到那個青年嗎?”
女孩說:“不錯!哪怕是隻看他一眼!”於是佛祖接著說:“可以,但是這要你用現在的一切去換取,包括自由和主見。”女孩笑著回答:“我願意放棄一切!”佛祖最後說:“你還需要五百年的修煉,但卻隻能見他一麵,你確定要這樣做嗎?”女孩堅定地回答:“我不後悔!”結果這個女孩被變成了一塊石頭,孤身處在野外荒郊,四百多年的日日夜夜,風吹日曬,苦楚不言而喻,女孩都可以忍受,可是這麼多的日日夜夜竟然沒有一個人出現過,女孩快要絕望了。終於在在第五百年的最後一年,這裏來了一個采石隊,他們發現了這塊石頭,並把女孩雕刻成了一塊條形石,拉到城裏,用在了一座石橋的欄杆上。就在石橋剪彩落成的那一天,女孩終於等到了那個她盼了五百年的人。她看到他神色緊張、匆匆地在橋上走過,並沒有向橋下多看一眼。女孩緊張極了,為什麼自己隻是一個欄杆呀!就這樣青年又一次消失了。此時,佛祖出現在她麵前,對她說:“你該滿意了吧?”
女孩回答:“不!我後悔自己為什麼隻是一個欄杆,如果是橋麵,那我就可以碰觸到他了,我想能夠摸他一下!”
佛祖說道:“摸一下,也可以,但是你就還得再修煉五百年!”
女孩喜出望外回答說:“我願意再修煉五百年!”佛祖又說道:“難道你經曆了那麼多的艱苦歲月,從不後悔?”
女孩回答說:“我不後悔!”這次女孩變成了一棵矗立在官道上的大樹,每天都人來人往。於是女孩每天都在這裏眺望。每次,燃起的希望都以失望終結。假如不是經曆了之前的五百年,女孩現在早就崩潰了!女孩的心漸漸變得平靜了,因為她明白,沒有五百年完整的修煉,他是不會出現的。終於到了五百年的最後一天,他要來了,可是女孩的心中竟還是那樣平靜。他來了,還是那件純白色的長衫,還是那樣的帥氣,女孩靜靜地望著他。這一次,他沒有了上一次的急促。因為天太熱了,他要在這棵大樹下休息一下。他走到這樹蔭之下,伏地而坐,背靠著大樹閉目養神,竟然睡著了。女孩終於摸到了他,而且她離他是那樣近,可是她卻無法向他傾盡這千年的相思。她隻有盡量用自己的身體把所有的灼熱的陽光擋在高處,這是千年的柔情呀!